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巴黎8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梁璇)“我接受你們的批評,我表現得確實不夠完美。”當地時間8月7日,拿到巴黎奧運會男子61公斤級金牌后,李發彬一進混合采訪區就笑著“致歉”。他在比賽中以抓舉143公斤、挺舉167公斤、總成績310公斤奪得冠軍,并創造了抓舉奧運紀錄,但167公斤的挺舉成績讓他覺得“遺憾”。
聶亞棟/海報
“167公斤,在我平常的訓練中也不算好成績。”對李發彬來說,戴著金牌說“遺憾”并不是一種“凡爾賽”,沒能在聚光燈下實現的數字,藏著一名老將對年齡和傷病的不妥協,以及對賽場的戀戀不舍。
這不是李發彬第一次給人“凡爾賽”的印象。東京奧運會上,李發彬在比賽中上演“金雞獨立”一幕,看得觀眾心驚肉跳,但他自己卻不禁笑起來,然后穩穩站住。賽后,他透露:“就是重心不穩,算是自己老毛病,以前甚至抬到過90度。只是沒想到這樣的大賽,做這種動作讓人擔心。”但他同時開玩笑表示,“沒準也是好事,玩點花樣沒準大家會喜歡。”
李發彬的表現一度給“凡爾賽”添上積極注解,讓這個以“優越感”出圈的網絡熱詞多了一層“具有絕對實力”的理解。當時,李發彬坦言,他并不知道“凡爾賽”的意思,但自己是個低調的人,應該不屬于“凡爾賽”范疇。
踏實,低調,甚至有點悶。李發彬稱自己是“挺缺乏激情的人”,但取而代之的往往是能水滴石穿的專注。
東京奧運周期,李發彬算得上傷病較少的運動員。但進入巴黎奧運周期,他不得不與膝關節骨挫傷作斗爭,據他透露,這種傷病在試舉起鈴發力時會帶來瞬間疼痛。“還好有團隊幫我完成康復,給我強大的心理支持”,但奧運備戰刻不容緩,他只能一邊治療一邊訓練,同時向“能百分之百完成教練計劃”的年輕選手投去羨慕眼光,“以前的我也可以,現在很難了”。
李發彬不是沒想過退役。但現實是,他在賽場披荊斬棘,2022年哥倫比亞世錦賽刷新挺舉世界紀錄;2023年拿下韓國亞錦賽、沙特世錦賽、杭州亞運會冠軍;今年4月泰國世界杯賽奪冠并以146公斤打破抓舉世界紀錄,始終位列該級別奧運資格世界排名第一。
哥倫比亞世錦賽后,李發彬休整過一段時間,但他發現休息會導致肌肉減退、動作變形,甚至試舉一根20公斤的杠鈴桿都會很痛苦。為了保持競技狀態,李發彬自覺回到了訓練場。
在李發彬的備戰視頻日記中,為了降低體重,他早上8點就開始蒸桑拿,即便每天最盼望的事兒是去食堂,但他的餐盤里只能看到4個蝦仁、一片三文魚、一盒酸奶和一小撮水果。對李發彬來說,堅持那么久,就是為了能繼續上場。
站在明亮的賽臺上,李發彬高高舉起杠鈴,掌聲從四周傳來,一種強烈的反差感撲面而來,“東京奧運會是空場舉行,這屆奧運會燃動的氛圍,讓我不舍得退役。”尤其每次看見“五戰奧運”的老對手伊拉萬,李發彬就能感受到真正的“奧運精神”,“也許,我也會延著這種精神繼續奮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