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訊(記者 張瑞玲)12月5日下午,來自新疆和田的33名維吾爾族小學生與北京市海淀區雙榆樹第一小學的同學們一起參加了“民族團結一家親”插班研學融情活動匯報展示,并分享了北京之行的滿滿收獲。10名海淀區青聯委員成為維吾爾族貧困家庭小學生的“北京爸爸”“北京媽媽”。來自新疆和田的海尼克孜·奧布力亞森依依不舍地說:“希望還能再來北京,也希望北京的小伙伴能到和田來。”
活動現場。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瑞玲 攝
據了解,維吾爾族青少年與北京青少年之間的交流、交融、交往,多維度推動北京市對口支援新疆和田工作,北京團市委聯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團委共同策劃舉辦了此次研學融情活動,組織新疆和田地區的33名維吾爾族小學生來京,在北京市海淀區雙榆樹第一小學進行為期一周的插班學習。33名新疆小學生與北京小伙伴一起學習、一起游戲,體驗北京小學生的日常校園生活。
海尼克孜·奧布力亞森表示,在北京的這幾天,他和其他新疆小伙伴都過得十分開心。他們觀看了升國旗儀式,參觀了奧運場館,還見到了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李延年爺爺。在主題班會上,他還給北京的小伙伴分享了新疆的風土人情。
對瑪依熱·圖爾蓀江來說,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可以坐著大飛機來到北京。“以前我們老師在課堂上講過庫爾班大叔騎著毛驢去北京的故事,當時我就覺得北京好遠呀。這次我們是坐著大飛機來的,一個晚上的時間就到了,我就覺得,北京距離我們家也不是很遠。”
這次新疆維吾爾族小學生到內地小學插班學習體驗,為兩地少先隊員創造了近距離了解、交流、互動的機會,開創了新疆青少年與內地青少年交流、交融、交往的新模式。未來,孩子們還將繼續通過“成長信件”的形式保持聯絡,陪伴和見證彼此成長道路上每一個精彩的時刻。
活動中,10名海淀區青聯委員還與此次來京的10名維吾爾族貧困家庭的小學生“結親”,成為他們的“北京爸爸”“北京媽媽”,并為他們贈送了禮物。
據團中央援疆干部、本次活動的領隊史九卿介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團委為貫徹落實第七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提出的“盡可能在支援地中小學開展新疆夏令營”的有關要求,“民族團結一家親”插班研學融情活動還將在對口援疆的十九個省市陸續舉辦,真正把研學融情活動做到實處,“讓各族青少年學在一起、玩在一起、成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