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并發表題為《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筑命運共同體》的主旨講話。“經過近70年的辛勤耕耘,中非關系正處于歷史最好時期。”習近平主席宣布,中國同所有非洲建交國的雙邊關系提升到戰略關系層面,中非關系整體定位提升至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將實施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伙伴行動。習近平主席指出,中非共逐現代化之夢,必將掀起全球南方的現代化熱潮,譜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嶄新篇章。
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的各界人士表示,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飽含對邁向共筑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新征程的重視和期待,一系列務實舉措匯聚中非深化各領域合作新動能,各方愿一道為傳承中非傳統友好和推動全球南方發展不懈努力,貢獻力量。
中非合作戰略性進一步凸顯
今年是中非合作論壇第四次以峰會形式舉辦。從2006年北京峰會確立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到2015年約翰內斯堡峰會確立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2018年北京峰會確定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再到今年北京峰會提升至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中非合作論壇推動并見證中非關系實現“四級跳”。
對此,多位非洲問題專家解讀說,這顯示出非洲在我國對外關系重要性得到進一步提升,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再次深化。
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馬漢智看來,“全天候”意味著無論國際環境如何變化,中國將堅定同非洲開展合作,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中非合作戰略性進一步凸顯。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賀文萍進一步指出,當前世界面臨諸多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中方向世界傳遞出中非關系只會持續加強的堅定信號。
“聽完習主席的講話,我深刻感受到中非友誼的深厚偉大和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的堅定決心。”埃及青年、中國外文局專家劉正曦可以熟練列出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項目、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和埃及油氣田新能源供電項目等一系列中埃合作標志性項目,“很多非洲國家都搭上了中國發展快車,選擇與中國合作,是因為中方沒有附加條件,確保各國權利平等、機會平等。”
來自蘇丹的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人工智能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碩士生娜海關注到,中方宣布向非方提供10億元人民幣無償軍事援助,為非方培訓6000名軍隊人才和1000名警務執法人員,邀請500名青年軍官訪華。蘇丹至今深陷武裝沖突之中,民眾流離失所,人道主義危機日益嚴峻。“建立在真實親誠基礎上的中非全方位合作,不僅重視助力非洲經濟發展,還將助力非洲維護安全與穩定。”娜海說。
作為中國近年來舉辦的規模最大、外國領導人出席最多的主場外交活動,本次峰會得到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美聯社在報道中稱,中國同所有非洲建交國的雙邊關系提升到戰略關系層面,強調中非相互理解與支持,樹立了新型國際關系的典范。英國路透社認為,中國展現了對中非關系的高度重視,中非合作關系得到進一步強化。
中非攜手共繪現代化發展新藍圖
一方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方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現代化”是中非發展共同的命題。習近平主席提出,中非要攜手推進公正合理、開放共贏、人民至上、多元包容、生態友好、和平安全的“六個現代化”。
“中方的觀點得到了廣泛認同。”賀文萍表示,通過共同追求現代化扭轉西方現代化進程曾給廣大發展中國家帶來的深重苦難,是中非關系發展的深層含義之一。
“中國和非洲占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沒有中非的現代化,就沒有世界的現代化。”習近平主席宣布,未來3年,中方愿同非方開展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伙伴行動,深化中非合作,引領全球南方現代化。
“十大伙伴行動”分別是文明互鑒伙伴行動、貿易繁榮伙伴行動、產業鏈合作伙伴行動、互聯互通伙伴行動、發展合作伙伴行動、衛生健康伙伴行動、興農惠民伙伴行動、人文交流伙伴行動、綠色發展伙伴行動和安全共筑伙伴行動。
在馬漢智看來,中方從文明互鑒的高度看待中非兩大文明的交流和交往,將文明互鑒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彰顯了中非友好在當前大時代背景下的重大意義。
中非工業合作發展論壇是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雙方共同創立的集體對話與合作機制。峰會期間,論壇主辦方帶領所服務的部分中小型企業參與了科特迪瓦-中國經濟論壇會議,助力兩國企業就共同建立農作物加工產業鏈等項目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此次峰會的召開拓展了中非合作的領域。”該論壇國際部負責人李杰說,工業化是非洲通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中非工業合作對于解決非洲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意義重大。基礎設施落后制約了非洲的工業化進程,中國在對非工業建設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們有幸參與其中,為中非工業合作添磚加瓦。”
在“發展合作伙伴行動”框架下,中方支持舉辦2026年青奧會和2027年非洲杯,促進發展成果更好惠及中非人民。“聽到這里我非常激動。”中國紡織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援貝寧棉花第三期技術援助項目組組長首小勇說。中國援貝寧棉花種植技術項目,旨在通過開展棉花良種選育、種植技術示范、農機技術培訓以及農機設備援助等工作,促進貝寧棉花生產提質升級,幫助當地農民脫貧致富。首小勇說,通過他們的努力,更多貝寧人民感受到了農業機械化、專業化和現代化帶來的便利和好處。
首小勇的另一身份是非洲貝寧“村超”發起人,中國援非洲貝寧棉花技術項目組在貝寧當地修建了足球場。“足球比賽為村民帶來了快樂,讓他們變得更加團結,增進了各個村落之間的交流和友誼。”首小勇期待,未來繼續以足球為“媒”,架起中貝友誼橋梁,讓世界看到中國援助非洲的擔當。
青年助力中非合作奔向美好未來
青年是中非友好的未來,本次峰會推出一系列利好中非青年的政策。在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宣布,中方愿同非方積極開展人才培養、減貧、就業等領域合作;深入推進“未來非洲職業教育”計劃等。
“近年來,隨著中國企業在非洲投資的增多,非洲本土企業與中國伙伴的合作日益緊密,中非青年之間的互動也愈發頻繁。這不僅促進了知識和技術的傳播,也為加深中非人民之間的理解和友誼架起了橋梁。”非洲廣東總商會常務副會長霍江濤認為,科技賦能青年是大勢所趨。在創新創業領域,中國企業在非洲設立了眾多孵化器和創新中心,為當地青年創業者提供資金、技術、市場等全方位支持。
中聯重科海外公司向幾內亞比紹、烏干達等國援助大批農業機械設備,大力支持非洲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在南非、肯尼亞、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和坦桑尼亞等非洲國家先后建立子公司,重視培養當地技術人才,創造了超過100個銷售服務工程師等就業崗位。
“幅員遼闊的非洲生機盎然、充滿活力,高速發展的中國繁榮昌盛、欣欣向榮。中非必將繼續保持傳統友好關系,合作共贏、與時偕行。”中聯重科海外公司副總經理伍偉恒表示,中聯重科將繼續努力帶給廣大非洲人民更多更好的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等產品和服務,以創造技術崗位就業機會、強化機械設備人才培養等多種方式支持非洲青年一代的成長。
今年1月,習近平主席復信北京交通大學肯尼亞留學生及校友代表,鼓勵他們繼續為中肯和中非友好事業發光發熱。目前就讀于北京交通大學物流工程與管理專業的阿布,是給習近平主席寫信的肯尼亞籍留學生之一,他們在信中寫道,希望當好肯中友好的橋梁,為提升兩國友誼與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聽過習近平主席今天上午的主旨講話后,阿布說:“講話回應了人們對非洲發展的重要期待,讓中非共同成長,共創未來。”
中方宣布的很多舉措都給阿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中方愿主動單方面擴大市場開放,決定給予包括33個非洲國家在內的所有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將向非洲提供10億元人民幣緊急糧食援助;向非洲派遣2000名醫療隊員,實施20個醫療衛生和抗瘧項目。阿布希望,中非關系能在共筑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不斷發展。
外交學院國際法系學生謝魯晨始終關注著峰會的動態,積極在社交媒體上轉發相關新聞資訊。“我們青年一代是中國發展的新生力量,要加強與非洲國家青年之間的聯系,攜手并進,共話未來。”謝魯晨說,“作為外交學子,我更要不懼風雨、砥礪前行,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事業添磚加瓦,注入青春力量。”
本報北京9月5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 戴瑤 記者 李媛媛 實習生 陳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