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首日,在蘭州西站候車大廳開設的“蘭鐵國旅扶貧產品超市”專區,乘務員對幫扶縣區的農特產品進行介紹。(攝影:宋佳龍)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蘭州1月1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豪)東峪村的小米、云霧山的果脯、首陽鎮的黨參……伴隨高鐵列車一路飛馳,山溝溝里的西北特產被帶向了全國各地。
1月10日,春運首日,在蘭州西站候車大廳開設的“蘭鐵國旅扶貧產品超市”專區,上海旅客孫建國滿載而歸。“扶貧的東西確實實惠。”孫建國樂呵呵地付著賬,在場的工作人員又送來一個“福”字,讓他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
負責銷售的王睿霞向每一位感興趣的旅客,推介著貨架上定點扶貧村的特色農產品。這名90后高鐵乘務員出生于甘肅武威,深知“脫貧摘帽”的意義。
王睿霞介紹,蘭鐵局集團公司開行的92列動車組列車,全都設有扶貧產品展示專區。作為乘務員,她們也會對扶貧產品進行優先推薦。紅油面皮、酸辣粉、甘草杏、秘制鹵味等產地甘寧兩地的“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的特色產品受到旅客“熱捧”。2019年,銷售額達71萬元,乘務員也時常被旅客追問,“你們在哪兒扶貧?怎么扶貧?”
蘭鐵國旅副總經理白林對此表示,扶貧產品主要來自寧夏固原、甘肅隴西,兩地分別為中國鐵路總公司、蘭州局集團公司的定點扶貧地區。目前,除在列車上對扶貧產品的展示和銷售外,蘭鐵國旅還在蘭州局集團公司管內20個車站的商業區域內,設置了鐵路扶貧產品專柜;在一些站點免費提供廣告燈箱,發布鐵路定點幫扶縣區扶貧廣告;并組織召開由幫扶企業、相關分子公司、車站商業承租商家參加的扶貧產品營銷推介會議;去年10月,又在蘭州一居民區創辦了鐵路幫扶縣區農特產品直營店,“什么價錢訂購,就什么價錢銷售”。
與此同時,蘭鐵局集團公司還從完善制度機制、做實幫扶項目、加強運輸扶貧、深化鐵路建設扶貧等各項舉措助力貧困地區鐵路幫扶工作。白林告訴記者,專區銷售的玉米糝、小米等產品就來自隴西東峪村新村富民農民專業合作社,籌備合作社、開展技術指導、拓寬銷售渠道,每一環節都有鐵路人的身影,充分發揮了鐵路在帶動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和滿足旅客個性化采購需求上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王聰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