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張70、80年代的舊海報,但神奇的是,它已經把今天互聯網的應用預言得非常準確!
你看左側這個收獲的場景,預言的是“互聯網+農業”,如今,AI已經讓農業的種植、生產加工、運輸配送等環節更加智能化,因為互聯網,農民也可以很時尚!
再看上方這個高鐵的場景,預言的是“高鐵+互聯網”,如今,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目前世界上運營時速最高的高鐵列車復興號上,“高鐵+互聯網”已實現讓乘客在旅程中盡情上網暢聊,電子客票、智能安檢等一系列智能化的出行服務,非常貼心啦!
以及,這些顯微鏡觀測、潛水艇下潛、太空遨游、飛機起飛、火箭發射等場景,也早已成了現實。
是不是很神奇?這張海報,居然對中國互聯網+各行各業做了如此生動貼切的預言。
還有更神奇的
他們使用互聯網的方式
可能你根本想象不到!
陳星安雖然是視障人士,但借助智能手機讀屏軟件也能享受到普通青年的日常生活:學習、做音樂。目前,中國至少有600萬視障人士靠“聽”手機上網。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期間,他用說唱形式談謠言危害,深圳網警原創說唱視頻閱讀量150多萬,轉發1000多次。清朗網絡空間,感謝網警們默默守護!
他線上銷售民族特色首飾、服飾、錢包等文創品,月收入4萬,不但帶動家人鄉鄰共同致富,還吸引了7萬名全國各地的粉絲。
她用多種語言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呼叫服務,靠維吾爾語特長獲得增收。她和團隊的大目標是:2020年底實現座席3000個、就業10000人。
他邊養羊邊種樹,和牧民們一起把千里之外的網民在手機里種的“虛擬樹”種到了家鄉。現在,他家的14000畝沙地大部分地方都種上了可以固沙的沙柳,沙地變成了草場。
從靠輪椅生活,到成為測試工程師,聶鵬說:“能站起來和別人聊天,大家平視的感覺,真讓我覺得我和大家是平等的,我再也不是‘低人一等’無用的人。”
未來已來,
精彩中國,
秀出新自我!
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行在即,10月18日,大會重頭戲——“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在機器人現場彈奏的鋼琴聲中開幕,一大撥全球互聯網頂尖科技成果在烏鎮集中亮相。
你有什么互聯網新技能?你有哪些互聯網絕活兒?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中青在線和抖音共同發起微話題#我的互聯網絕活兒,Come on!快來分享你有用的網絡新技能、有趣的網絡絕活兒!
來源: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中青在線聯合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