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南新縣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和革命博物館,緬懷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靈,并與當地紅軍后代、革命烈士家屬代表親切交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吃水不忘掘井人”,紅色江山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革命前輩用鮮血換來的。紅色基因是我們黨性質宗旨的集中體現,凝結著無數革命先烈和老一輩革命家的艱辛探索和赤膽忠誠,蘊含著鮮明的立場、堅定的信念、崇高的精神、過硬的作風。
“如果奇跡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紅色,是共產黨人、革命軍人的精神本色、人生底色。南昌城頭的槍聲、井岡山上的紅旗、延安窯洞的燈光、西柏坡村的電波……這些紅色的歷史、紅色的血脈、紅色的基因傳遞出的思想和力量,是砥礪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不竭精神動力。
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 “共和國勛章”。其中,1945年參加革命的李延年老人,先后參加解放戰爭、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等戰役戰斗20多次,是為建立新中國、保衛新中國作出重大貢獻的戰斗英雄。張富清老人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沖鋒在前、浴血疆場、視死如歸,多次榮立戰功。轉業后主動要求到偏遠地區工作,60多年來深藏功名,埋頭工作,連兒女對他的赫赫戰功都不知情。他們初心不改、本色不變,展現了老革命軍人、老戰斗英雄的光輝形象,也充分顯示了堅不可摧的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
黨猶如一面鮮紅的旗幟,旗幟挺立,我們有所指望、知所趨赴。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我國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人民的生活逐步從短缺走向充裕、從貧困走向小康。這些偉大成就,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緊密團結人民群眾,艱苦奮斗、頑強拼搏、上下求索、與時俱進,形成推動歷史前進的磅礴力量。
樹高千尺不忘根。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紅色基因,是革命取勝的“密碼”,也是我們制勝未來的“法寶”。正是因為一代代人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奮進的動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展現出如此光明的前景,偉大的中國夢才越來越接近現實。
“雖然我們已走過萬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斷跋山涉水。”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引導人民群眾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激發愛國之志、奮發之力,創造屬于新時代的更大業績。廣大人民群眾傳承紅色基因,升華理想信念,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前進。(余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