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聊城大學西部計劃教育展館里回響著年輕的聲音。2024年秋季學期剛開學不久,該校青年學生宣講團成員潘昊帶領大一新生來到全國高校首家西部計劃教育展館,開展了一場“沉浸式”主題團日活動。
“孔繁森同志兩次進藏,歷時十載,用熱血鑄就初心,用生命踐行使命。成長在繁森故里,一屆屆聊大學子傳承孔繁森精神,扎根基層、奉獻西部,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备S潘昊的講述,同學們認真聆聽記錄。
展館里,2032名西部計劃志愿者每年出征合影上展露出的意氣風發、斗志昂揚的精神風貌,優秀志愿者在服務地克服困難、埋頭苦干的感人事跡,與服務地干部群眾日夜相伴、魚水情深的動人畫面,如同一股股暖流,深深觸動著現場每一名學生的心靈,點燃了他們投身西部建設、助力社會發展的熱情火焰。
讓思政課走出教室,用好第二課堂平臺,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是聊城大學團委推動“大思政課”守正創新的重要舉措。
“我們要主動融入學校‘大思政’格局,充分發揮團組織的主力軍作用,用‘青言青語’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讓學生愛聽愛學、聽懂學會,為推動學校‘大思政’體系內涵式發展貢獻‘青’力量!绷某谴髮W團委書記李鵬說。
與歷史對話的星火課堂
“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中共一大代表平均年齡只有28歲,雷鋒犧牲時年僅22歲,航天報國的嫦娥團隊、神舟團隊平均年齡33歲,北斗團隊平均年齡35歲。”《建黨偉業》電影放映前,聊城大學思政課教師、校團委兼職副書記高慶濤為學生講述著中國共產黨篳路藍縷、求索奮進的發展歷程。
面對青春洋溢的學生,高慶濤拋出一個問題,“今天,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大家應該怎么做呢?”
“我來談談自己的想法。”聊城大學文學院學生張曉暖舉手。
“在學校青馬班培訓期間,我參演了校團委組織的原創詩劇《青春中國》,并有幸成為向警予先輩的扮演者!慌聽奚⒂⒂露窢帯母锩,令我心靈震撼、為之動容。作為一名師范生,畢業之后希望能夠投身鄉村教育,用自己的力量助力鄉村振興!睆垥耘f。
在銀幕故事里完成教育的默化與熏陶——“星火影院”作為聊城大學團委打造的思想引領活動品牌,借助“講影、觀影、評影”三部曲,鋪就一條認知與成長并行的教育之路,這種“不出校門就能看電影”的紅色教育形式,得到同學們的廣泛喜愛。
以“星火”點亮信仰之光,以“青馬”汲取榜樣力量,守正創新的育人課堂,為“大思政課”注入濃郁時代氣息與青春韻味,讓“大思政課”更有時代感、青年味。
與社會相處的實踐淬煉
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和歷史任務是什么?如何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步入廣闊天地,如何找準自己的定位和奮斗方向?和很多大學生一樣,聊城大學法學院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全國優秀個人劉強也一直在尋找自己的答案。
“從貴州山區走出來,我一直期望著用好大學時間去看看世界。學校為我們搭建的平臺與創造的機遇無比珍貴,每逢節假日和周末,我便和大學生法律援助中心的同學們一起走進社區開展普法宣傳,與學校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們共同為新疆英吉沙縣中小學生開展普法‘云’課堂,在這些實踐歷練與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得以了解社會的切實需求,進而明晰所學知識的運用之道、探尋為社會貢獻力量的有效途徑!眲姖M懷感慨地說。
推動社會實踐的全員化參與、課程化改革、項目化管理、社會化運作,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去體會理論,讓理論“接地氣”“沾泥土”,教學才能更有實效。
圍繞“以社會認知為主導的社會化實踐、以創新創業為主導的項目化實踐和以志愿服務為主導的服務型實踐”,聊城大學團委始終聚焦第二課堂協同育人作用,著力搭建“一體三翼”實踐育人體系,在“優化組織管理、強化支持保障、健全評價考核、促進校地協同”中,引導學生在社會大課堂探尋問題、剖析根源、尋求答案、踐行真知,書寫屬于他們的認知提升與成長蛻變青春篇章。
與文化同行的美育浸潤
“敬業博學,求實創新,德藝雙修,立己達人……”聊城大學田徑場上,燈光璀璨如星,笑語歡聲如潮,萬人合唱著校歌《飛向美好的明天》。
“又是一個難忘的夜晚,還記得入校時迎新晚會上的‘龍舟競渡’節目,讓我第一次了解到學!R心協力、敢為人先、同舟共濟、奮發有為’的龍舟精神,后來經過遴選我加入學校龍舟隊。”聊城大學體育學院學生李澤宇激動地說,“4年時光轉瞬即逝,我們將帶著對母校的眷戀,奮斗啟航”。
從迎新晚會到畢業歌會,從大學生讀書節到陽光體育節,從社團文化節到科技文化藝術節,聊城大學團委傾力抓好“四節三進兩項目”,讓燈光熠熠的舞臺成為思政課的講臺,讓余音繞梁的音樂廳、活力四射的運動場成為啟智潤心的思政課堂,深入發掘音韻美學、體育實踐中的思政育人元素,創新多元思政育人模式,探索具有聊大特色的“大思政課”育人路徑,打造具有聊大標識的“大思政課”育人模式,全方位彰顯思政教育與校園文化的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
聊城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趙明吉表示:“講好用好新時代‘大思政課’,學校共青團具有獨特優勢,既能聚焦理論又能聯系實際,既秉持知識灌輸又重視切身體驗,通過情境式的生動展現、體驗式的深刻感悟、場景化的直觀營造以及網絡化的多元拓展等創新方式,全面提升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使其能夠真正深入學生內心,引發強烈共鳴,進而有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他們成長成才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