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善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首頁|新聞|圖片|評論|財經|共青團|大思政|青年電視|青年之聲|法治|教育|中青校園|勵志|文化|軍事|體育|地方|娛樂|ENGLISH
首頁>>新聞 > 社會 >>  正文

“聊啥就推啥,我被App監聽了?”

發稿時間:2025-01-26 17:0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青年網

  編者按:

  這里是民生調查局,見人所未見,調查民生之變。關注你想關注的、你沒關注的,調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

  中新網北京1月26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謝藝觀)“手機上聊什么,就被推薦什么”“上一秒剛和朋友討論買什么,下一秒就收到推送廣告”……社交媒體上,有不少網友反饋遇到過類似經歷。

  “我是不是被監聽了?”面對各大App的精準推送,用戶非常疑惑并表示“細思極恐”。

  截圖自某社交媒體APP。

   手機App真在監聽嗎?

  小玉(化名)最近一次感到某社交軟件的強大,是在和朋友的聚餐上。“席間我們討論了報考研究生的相關話題,打開軟件,就收到在職研究生的廣告!

  “還有一次,剛和同事說完要出去旅游,一刷軟件就看到了旅游目的地以及如何辦理簽證的推送!毙∮裾f,當時我就和同事說“這也太神了”!

  小玉的經歷,很多用戶都有。在某消費者服務平臺上,以關鍵詞“監聽”進行搜索,會出現數百條投訴。

  如,有消費者表示,與同事僅在私人聊天場景提及“銅仁市”,就收到了大量與當地行業產品相關的推送信息,強烈懷疑軟件在非法監聽聊天內容。

  2025年上海兩會,上海市政協常委游閩鍵提交的一份《關于加強App偷聽、窺探用戶隱私治理的建議》,再次引發網友對App監聽的討論。

  App真的能監聽我們嗎?多位業內人士向中新財經記者表示,在技術上是可以實現的,尤其是當用戶做了相關授權。

  “不過,如果手機App想要監聽用戶,一般需要用戶持續打開麥克風,不僅能耗會增加,且需要借助技術提取、分析信息,商業成本很高,還要承擔法律風險!敝袊娮蛹夹g標準化研究院網絡安全研究中心測評實驗室副主任何延哲向中新財經記者表示。

  有專家算過一筆賬,如果企業要對用戶進行大面積“監聽”,至少有兩大成本支出:

  首先,流量成本,手機用戶的聲音需上傳至服務器處理,即使每天只采集8小時,至少要消耗50M流量,一個月就1.5G,流量成本太高。

  其次,收集的語音需要轉化成內容、數據進行分析才有價值,單個用戶8小時的語音去調用各種復雜機器學習模型,聲音轉文字、語義分析、意圖判別等,單服務器計算成本,幾億用戶一年需花費上千億元。

  在專家看來,監聽對企業來講不具性價比,且普通用戶也不具備監聽的價值。

  不過,何延哲也表示,不排除一些App強制索要麥克風、攝像頭等權限,隱秘獲取用戶信息。

  中新財經注意到,截至2024年底,工信部共通報45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SDK)。其中,App違規收集個人信息,以及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問題嚴重,包括首汽約車、小米穿戴、途虎養車、茶百道等網友常用的App。

工信部最新公布的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部分App(SDK)。

  此前,搜狗、訊飛等輸入法App曾陷入“竊聽”風波,就被指違規收集信息、侵犯隱私。

  有研究還發現,手機App可在無需系統授權的情況下,利用手機內置加速度傳感器采集手機揚聲器所發出聲音的震動信號,實現對用戶語音的竊聽。不過,技術實現難度亦較高。

   手機如何“讀懂”人心?

  若手機App不進行大范圍監聽,精準推送是如何做到的?

  分析來看,App主要通過收集用戶信息進行用戶畫像。

  何延哲介紹,一是收集用戶在設備上的行為信息進行畫像。用戶在App上的瀏覽、搜索、點擊、購買等行為會被記錄分析。屏幕使用時長、地理位置信息等,也可用來判斷用戶生活習慣、消費偏好以及收入水平。

  二是收集用戶設備的唯一標識符。唯一標識符會標識特定的一位用戶,也可用來分析用戶使用習慣,并把與用戶畫像匹配的廣告精準推送到對應設備上。

  中國互聯網協會法工委副秘書長胡鋼曾指出,用戶使用的終端設備、網絡、通信號碼,都具有唯一識別碼,可被網絡經營者用于精準畫像。

  一些網友疑惑“為何會聊什么就推什么”,很多時候正是被畫像了。

  比如,你常去電影院或常刷電影類短視頻,大數據結合屏幕停留時長、地理位置等,判斷你可能為電影愛好者。某日,你和他人一起逛商場,路過電影院時,有可能會聊起最近熱映的電影。APP在讀取地理位置等信息后,經過分析,也會給你推薦電影相關內容。

  再如,朋友剛在小程序上做完MBTI測試,并和你進行討論。由于你和她身處一個地方,用著同一個WiFi,算法可能會基于大數據關聯關系,給你推薦類似內容,哪怕你從沒搜索過。

  近年來,由于個人信息隱私保護力度的加強,IMEI、IDFA等唯一ID,需要用戶授權才能獲取。不過據業內人士分享,還有其他設備標識符,不需要用戶授權就可使用,如OAID、CAID等,以用于廣告精準推送。

  值得一提的是,個人信息并非App獨有,很多時候會與第三方進行信息共享。一些數據中間商也會將數據進行打包,向第三方出售。

  中新財經記者隨機查詢了小紅書、抖音、淘寶等多款主流App的個人隱私協議,均存在第三方信息共享清單。

  比如,抖音App就在隱私政策中提及,在內容推薦上,會綜合用戶設備信息、位置信息、行為信息、個人資料以及經授權從抖音中收集或由其他合作方提供的信息,經由算法分析后進行推薦。在廣告推送方面,可能與進行推廣和廣告投放的合作伙伴共享信息。

  另外,App部分功能和服務還需使用第三方SDK(或API)技術,這些第三方SDK(或API)也扮演著收集個人信息的角色。

資料圖。 殷立勤 攝

   隱私與便利如何平衡?

  雖然精準推送會讓一些用戶擔心隱私被手機應用窺探,但綜合業內觀點看,基于大數據基礎上的個性化推送,有利有弊。

  “有些人是需要精準推送的,可以觸達更多感興趣的內容,獲取自身需要的信息!焙窝诱鼙硎,在這個過程中,如何避免對個人隱私造成侵害,避免信息繭房、大數據殺熟,需要把新技術、新應用約束在一個合法合規的框架下,持續跟蹤。

  這些年,相關監管部門對于App隱私保護建立了一套較為成熟的監管機制。

  不僅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保駕護航,多個機構亦開展常態化App隱私保護檢查及執法活動。

  2024年11月,四部門下發關于開展“清朗·網絡平臺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其中明確,深入整治“信息繭房”、誘導沉迷問題,嚴禁利用算法實施大數據“殺熟”。日前,多個平臺已表示,將切實推動算法和平臺治理透明化。

  《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也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對于社會普遍關注的個人信息采集(包括采集、調用權限)、信息加工及處理、以及信息使用均作出進一步細化規定。

  “根據條例,互聯網服務商獲取個人信息應當明確征得用戶的同意,對于個人敏感信息應單獨獲得用戶同意。從法規層面對于APP‘偷聽’‘竊聽’行為說NO。對于互聯網服務商的定向推送、精準推送行為,條例也同樣設限,避免互聯網用戶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信息孤島’!睍r代九和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閆兵向中新財經記者表示。

  政府監管之外,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有效解決相關問題還需要多方相向而行。如,企業自律,用戶下載軟件時多加留意,主動關閉某些權限及個性化推送等。

  日常生活中,如果用戶發現App或其他互聯網服務商未經同意收集信息或調用移動設備權限,閆兵建議,用戶可向網信部門投訴舉報,查證屬實的,違法機構將可能面臨警告、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的處罰。情節嚴重的可能處100萬元以下罰款,甚至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完)

原標題:“聊啥就推啥,我被App監聽了?”
責任編輯:白珂嘉
 
熱門排行
熱 圖
百家乐黏土筹码| 大发888娱乐城客户端lm0| 大发888娱乐城qq服务| 兴业县| 百家乐官网赌博筹码大不大| 广州百家乐扫描分析| 大发888国际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官网境外赌博| 利澳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电子百家乐官网规则| 威尼斯人娱乐城海立方| 百家乐官网预测和局| 百家乐官网合作| 24山认龙立向| 太阳城巧克力社区怎么样| 邳州市| 属猴人做生意门面的风水| 太阳城sun866| 广州百家乐官网娱乐场| 天堂鸟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游戏好吗| 百家乐官网太阳城开户| 百家乐百家乐论坛| 菲律宾豪门娱乐| 百家乐官网倍投| 百家乐怎么发牌| 君豪棋牌是真的吗| 百家乐官网十赌九诈| 旧金山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独赢百家乐官网全讯网| 百家乐游戏教程| 辛集市| 视频百家乐试玩| 百家乐官网路子分析| 真人百家乐视频赌博| 线上娱乐城| 3U百家乐娱乐城| 明升网址 | 百家乐有几种玩法| 黑山县| 百家乐首页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