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善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首頁|新聞|圖片|評論|財經|共青團|大思政|青年電視|青年之聲|法治|教育|中青校園|勵志|文化|軍事|體育|地方|娛樂|ENGLISH
首頁>>新聞 > 社會 >>  正文

一把吉他改變貴州正安

發稿時間:2024-12-27 06:28: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譚雅麗 中國青年網

  一把吉他,會給一座縣城帶來什么改變?

  “翻天覆地”,返鄉青年駱開常用這個詞形容吉他產業對正安縣的改變。“一個這么邊遠的小縣城,美國人、法國人三天兩頭地來‘進貨’。”他打心里高興。

  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曾是扶貧開發重點縣,2020年退出貧困縣序列,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曾授其“中國吉他制造之鄉”稱號,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樂器協會授其“中國吉他之都”稱號。

  自2014年引進第一家吉他企業以來,正安吉他文化產業園核心區已拓展至4平方公里,標準廠房增加至近54萬平方米,入駐吉他生產及配套企業139家,擁有吉他規上企業8家,近5年年產吉他225.6萬把,擁有吉他核心專利168項、自主品牌87個……

  “打工何必去遠方,家鄉就是好地方。”在一家樂器制造有限公司職工公寓樓上,兩行紅色標語格外醒目。

  隨著正安吉他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返鄉青年有了好去處,當地人在家門口也能找到心儀的工作。

  產業集群帶來的優勢凸顯

  12月1日,娜塔莎吉他創始人趙建峰開啟了出差模式,這個月他將奔赴珠海、廣州、深圳、惠州等地。“以前是回廣東,現在(去廣東)算出差了。”在珠海金灣機場,趙建峰在微信朋友圈發出這條信息。

  2019年起,趙建峰“回”的目的地由曾經的廣東清遠轉變為貴州正安。2015年,他第一次來到正安吉他產業園,那時他做吉他品牌代理商。當時正安縣未通高速,到機場后駕車三四個小時才能到這座小城,“那時產業園里有三四個吉他工廠,縣城里晚上燈火輝煌”。

  2016年創立自主品牌娜塔莎后,趙建峰請工廠代工生產,可吉他品質參差不齊,他逐漸明白,“只有自己買菜動手才會好好做飯”。他決定開廠制作吉他,恰逢正安縣招商引資,于是第二次來考察。

  2019年,趙建峰的公司由7人增至近60人,廠房面積急需擴大,趙建峰第三次來到正安吉他產業園。順著無人機攝像頭,他仔細考察了五層樓的廠房和五層樓的員工公寓,“太漂亮了!”趙建峰隨即與同事商量,決定搬到正安。

  2019年9月,耗時60天,耗資30多萬元,20多輛貨車滿載1000余把吉他,50名員工跟著趙建峰在正安扎根。1.5萬平方米的全新廠房獨門獨院,前3年免租金,后兩年減半。在廣東時,5000平方米的廠房年租金100多萬元,僅租金一項,5年就能省下500萬元。水電費用由政府打包與當地電網公司、自來水公司商討至成本價。政府直接向銀行推薦發放貸款,落戶正安不到一年,趙建峰獲得貸款300多萬元。

  趙建峰還有一個預判:不管領導班子如何變動,正安縣政府都會把吉他產業的發展放在第一位。“和地方政府打交道快10年了,當時的預判到今天來看是非常準確的。”

  落戶4年,娜塔莎廠房面積增至2萬平方米,員工約百名,生產線由2條增至4條,產品銷往美國、巴西、泰國、日本、俄羅斯等30多個國家及地區,還打破了原來木料依靠進口的局面,推出全竹吉他、智能吉他,獲30多項國家專利……

  “在正安,產業集群帶來的成本優勢越來越凸顯。”趙建峰回憶,剛開始琴包、琴盒都需從廣州運到正安,落戶一年后,入駐產業園的箱包企業可以隨時供應琴包,吉他上的旋鈕原來需在臺灣采購、在廣東生產,現在在產業園就能采購,“這樣降低了溝通成本,快速流轉,不用壓太多貨在手上,也不用預留倉儲空間了”。

  正安縣吉他文化產業發展中心主任田飛介紹,如今產業園內吉他配件、銷售、培訓、包裝、物流等企業配套完善,基本已形成功能完善、配套齊全的國際化吉他產業園區。

  娜塔莎的部分包裝材料來自駱開常的兩家公司。2011年,循著前人赴廣東務工的蹤跡,駱開常在廣州市神曲樂器制造有限公司辦公室負責原材料采供工作。2013年,公司更名為“遵義神曲樂器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成為第一批落戶正安的吉他公司,借此機會,駱開常重回故土。

  “我做采購工作,明白公司的需求。”駱開常是吉他公司陸續入駐園區的見證者,他觀察著他們的需求,伺機而動,“需要一些配套企業,我就想到要單獨開一家紙箱廠”。2016年以來,駱開常先后成立正安興源紙箱加工有限公司與遵義恒鑫箱包有限公司。

  “免費提供6000平方米的廠房是對我們最大的幫助。”此外,政府各部門在環保標準、安檢設施等方面提供的引導性服務讓駱開常“少走了很多彎路”。

  如今,正安興源紙箱加工有限公司向園區80%的吉他企業供應紙箱,遵義恒鑫箱包有限公司生產的吉他包、鼓包向園區供應30%,其余均供出口,兩家公司年產值2000萬元以上。

  在產業園工作了11年,駱開常深知配套企業是正安吉他產業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吉他品質在不斷提升,而且提升得非常快,我們配套企業也要跟上腳步,提高品質”。

  從“三百娘子軍”到“正安吉他工匠”勞務品牌

  20世紀80年代末,正安縣還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縣委、縣政府決定有組織地向經濟發達地區輸送勞動力。1987年2月,300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女青年作為第一批正安勞務“娘子軍”奔赴廣東番禺,開了正安縣有組織、有領導、有規模的勞務輸出先河。

  自此,廣東、浙江、福建等地都有正安人務工的身影。田飛介紹,“10多年前,正安縣約60萬戶籍人口,有20余萬人在外長期務工”。其中,有近萬人在廣東從事過吉他產業,有老板、技術骨干、管理人才和車間工人。2012年起,正安縣政府決定“筑巢引鳳”,因地制宜發展工業經濟。

  2016年春節后,在廣東打工的胡濤在正安老家拜年走親戚時,第一次路過正安吉他產業園,看到遵義神曲樂器制造有限責任公司,“之前不知道這邊有工廠,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上班了”。如今,他的兒子在園區里的初中讀書,妻子代琴妮也和胡濤成為同事,做吉他零件裝配工作,夫妻倆每月收入1.1萬-1.2萬元。一家人住在公司提供的夫妻房里。“房租、水電費什么都不用管,全部免費,還有空調和熱水器。”胡濤說。

  為培養更多本土專業人才,2018年,正安縣中等職業學校開設樂器維修與制作專業。18歲的旺正豪是該專業2022級學生,在校期間,旺正豪系統地學習了吉他制作、維修理論知識,并在實訓課上實踐所學理論,“有一整個學期,老師教我們從選材開始完整經歷制作一把吉他的過程,期末考試內容就是看吉他成品”。

  今年6月起,旺正豪來到鈺豐樂器制造有限公司實習,跟著老員工先后學習了底漆補土、手工研磨和操作自動研磨機。

  進廠的頭兩個月,旺正豪覺得自己犯了好多“大錯”:操作機器時誤刪數據,從南京請師傅來重新導入數據才恢復;手忙腳亂時不小心把吉他掉到地上,底部摔碎,只得返工補修……

  “每次犯了大錯,都想第二天直接辭職。”旺正豪回憶,“我們老板人很好,他只會說沒事的,你們小朋友犯錯很正常。”

  明年3月,旺正豪將參加成人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他打算繼續學一門技術,畢業后回正安開店,“或者回廠里做吉他,反正在家門口也能找一份好工作”。

  2019年,正安縣推出“正安吉他工匠”勞務品牌,正安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業能力建設工作負責人陳坤華介紹,打造勞務品牌的目的是提升產品知名度,提升從業人員技能水平,促進就業創業,進而形成良性循環,推動正安吉他產業發展。

  為發展“正安吉他工匠”勞務品牌,正安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對吉他企業給予以工代訓、吸納就業社保補貼、穩崗補貼等政策支持。

  2022年,娜塔莎樂器制造有限公司推薦40余名員工參加“吉他制作工”技能培訓班,學習吉他制作技術,培訓結束后對參培學員進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向合格人員頒發“專項職業能力證書”。

  26歲的鄭海潮就在其中。高中畢業后,鄭海潮在深圳市某燈具廠做打包工作近3年,2022年開始干樂器制作,“干一行就學一行”。“打磨吉他邊框,磨多了不行,磨少了也不行,要把握吉他的尺寸。”多看、多問、多琢磨,是鄭海潮總結的學習秘訣,“槽的大小一定要打得剛剛好”。在跟著主管學習、參加政府組織的培訓后,他逐漸勝任吉他打磨工作。

  “生產車間里,吉他制作培訓幾乎天天都有。”在該公司做行政工作的韋林飛介紹,很多工人掌握了多個工種的技能,“只要愿意學,就可以向主管申請,閑時就有老帶新的培訓”。

  “10年前,我們最初只輸送沒有吉他制作經驗的普通勞動力進入企業,由企業組織培訓。”陳坤華思考著10年來工作側重點的改變,“經過10多年的人才儲備,現在我們可以按企業的個性化需求輸送不同人才”。

  “打工何必去遠方,家鄉就是好地方”

  “縣城中心地段的房子只要3500元一平方米,我現在每個月的工資能買兩平方米。”說到工作近3年間購房、購車時,26歲的韋林飛難抑欣喜,“在縣城生活,更容易存下錢來”。

  2022年畢業時,韋林飛不是沒想過在貴陽或重慶工作生活,但為了弟弟妹妹,他選擇回到正安。

  從父母2001年赴浙江務工起,韋林飛就一直隨父母在浙江生活,初三時他獨自回正安讀寄宿學校,周末去大伯或外婆家,上高中后租房獨居。

  “就是因為自控能力差,成績一落千丈。”韋林飛以優異成績考入高中,但成績排名逐年下滑,“因為自己親身經歷過,我才知道人在十幾歲時需要管理”。為了不讓弟弟妹妹和他一樣成為留守兒童,韋林飛決定返鄉工作,照顧弟弟妹妹,解除父母在外務工的后顧之憂。

  韋林飛在接待采訪時回憶,有段時間弟弟的成績不理想,他連續幾個周末陪弟弟學習、和他講道理,后來弟弟考上縣里最好的高中。“這比我在工作上的成就更讓我滿足。”他知道,“如果我沒回正安,他可能會考不上高中,重走父輩的老路,出去打工。”

  讀書時,韋林飛常想:如果回縣城,除了考公我還能干什么?一開始返鄉他只把這份工作當作考公時的過渡,“兩三個月后,我發現公司潛力巨大,就想一直跟著公司做了”。

  韋林飛在接待來訪者時,常需回答一個問題:園區企業納稅多嗎?

  “整個產業園90%以上是外銷,有出口退稅,吉他企業給正安帶來更多的是社會效益。”他答。

  韋林飛向參觀者解釋,“這1萬多人,至少代表1萬個家庭,有一半以上都是30多歲的,這就解決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的問題。”

  “婚禮、葬禮上,寨子里連幫忙的人都沒有,要用錢到臨近寨子請人來幫忙。”這是10多年前陳坤華在鄉鎮政府工作時的情景,他感慨,“通過發展吉他產業,才逐漸引回了部分外出務工人員。”

  27歲的吳敏是一位2歲孩子的媽媽,在娜塔莎樂器制造有限公司做會計工作,騎5分鐘電動車就能從工廠回家陪女兒,她說,“這份工作工資待遇好,老板人好,離家近,希望能長久地干下去。”這家公司本地人占80%,周末休息時,廠里的老師傅還會帶著年輕人去采蘑菇、挖野蔥、釣魚。

  官方資料顯示,正安吉他產業直接帶動就業4000余人,輻射帶動就業1.5萬余人。田飛介紹:“吉他是我們縣的首位產業,雖說財政貢獻率還不高,但是解決了很多社會問題。”田飛表示,未來,正安將推動吉他工業、吉他文化、吉他旅游“三位一體”融合發展,三者之間相互賦能,首位產業才能做好,縣域經濟才能發展壯大。

原標題:一把吉他改變貴州正安
責任編輯:高秀木
 
熱門排行
熱 圖
百家乐7赢6| 百博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咋个玩的| 威尼斯人娱乐城送钱| 皇城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里和的作用| 百家乐看单技术| 百家乐官网视频游戏客服| 大发888游戏平台稳定大发888| 百家乐开户送10彩金| 杰克百家乐官网玩法| 慈溪市| 大发888娱乐在线| 百家乐15人专用桌布| 加多宝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丰收娱乐城开户| 诺贝尔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正品百家乐官网玩法| 百家乐官网筹码免运费| 百家乐官网路单网下载| 新葡京线上娱乐| 大发888官方爱好| 七胜百家乐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存在千术吗| 巨星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永利百家乐娱乐平台| 百家乐游戏软件出售| 阳宅64卦与24山| 新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包赢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视频下载地址| 百家乐官网园能贷款吗| 百家乐官网赌大小| 真人百家乐官网轮盘| 诚信百家乐官网在线平台| 圣淘沙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浙江省| 百家乐官网博彩桌出租| 大亨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娱乐城百家乐官网技巧| 百家乐官网什么叫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