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善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首頁|新聞|圖片|評論|財經|共青團|大思政|青年電視|青年之聲|法治|教育|中青校園|勵志|文化|軍事|體育|地方|娛樂|ENGLISH
首頁>>新聞 > 社會 >>  正文

一臺劇,一堂課

發稿時間:2024-10-27 06:18: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譚雅麗 李雅娟 中國青年網

  遵義市育新小學組織學生去觀演。受訪者供圖

  在觀演結束后的紅色小課堂上,演員指導學生上臺體驗槍支等道具。受訪者供圖

  最近,一座樓——遵義會議會址,一臺劇——舞臺劇《偉大轉折》,幾乎成為人們在“轉折之城”遵義旅游的“標配”。

  9400平方米的定制舞臺上,800噸水循環成河,還原出血色湘江;26米落差的大瀑布,仿佛金沙江水撲面而來;8D音效環繞,讓風聲雨聲聲聲入心……

  舞臺下,觀眾隨劇情回望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遵義會議,走近紅軍戰士為信仰而戰、為人民而死的故事,完成一場跨越89年的對話。

  國慶假期,舞臺劇《偉大轉折》由每日3場增至每日6-7場,觀演人數兩萬余人。自1月15日首次試演,截至目前,該劇已演出734場,觀演人次達20余萬人。

  22歲的鄭璟姝在遵義的紅色文化中生長,她依舊記得第一次看劇時感受到的“從小接受的教育呈現在眼前的震撼”,她說視覺沖擊和文字沖擊不一樣,“之前了解歷史需要通過文字描述,腦補出先輩所受的辛苦,但戲劇讓場景直接展示在面前,這就是戲劇的魅力”。

  一臺劇,成為思政教育的一堂課。劇場里的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是受教者,也將成為“教育者”。

  一種先知后覺的教育

  27歲的崔林子曾在與會址一墻之隔的文化小學讀書、加入少先隊。大學畢業后,她回到會址做了4年講解員。去年11月,在劇目的最后籌備階段,她加入貴州偉大轉折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市場營銷中心。

  “小時候不懂,后來回憶起來覺得這是一種莫名的緣分!贝蘖肿优阒鴦∧恳徊揭徊匠墒炱饋!澳懿荒苎莺、演出效果如何、有沒有人來看、未來怎么發展……”開演前,她和同事們心里沒底。在朋友圈、線上平臺、旅行社、市區人流密集地……崔林子奔走呼號,極力宣推。

  這是一段人們耳熟能詳的歷史。長征初期,由于指揮失誤,中央紅軍嚴重受損。血戰湘江,兵力折損三分之二。

  中央紅軍轉兵貴州后,為及時糾正錯誤,1935年1月15日-17日,中央政治局召開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此后,中央紅軍靈活作戰、迂回穿插,最終勝利北上,實現了偉大轉折。

  該劇劇情便以這段歷史為主線,以“韓連長”、二局報務員“小露”、軍醫“小華佗”等紅軍戰士的成長經歷為輔線,通過“小切口”呈現“大主題”。

  1月15日,《偉大轉折》首次試演。首演后,“上座率低得很”。能容納847人的劇場,最少時只有六七位觀眾,“臺上120多位演員拼命演,下面只有幾個人看,他們肯定會失落!贝蘖肿诱f。

  轉折點在“五一”。“五一”假期前,崔林子和同事在遵義會議會址出口處支起攤位,設置紅色歷史問答、抽獎等活動,試圖將會址的客流導向劇場。

  “‘五一’開始爆滿!彼貞洠袝r座位不夠坐,觀眾搬著塑料凳坐在過道看,“慢慢地人流量就穩定了”。暑期時,劇目由一天3場增至6場。

  崔林子還是《偉大轉折》紅色小課堂的教學老師。偉大轉折劇場是遵義市教育體育“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演出結束后,劇場會為中小學生設置一堂10-30分鐘的思政課。

  在這堂小課中,崔林子帶學生回顧劇中重要知識點并稍加拓展,組織學生與劇中角色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體驗劇中情節,請學生分享觀劇心得。

  “孩子們參加活動都很積極。”她記得有一次,朱德的扮演者與學生互動后,學生們圍著演員要簽名,演員原本要趕時間吃飯準備演出,結果幾乎簽了一頓飯的時間。

  有的學生不過七八歲,崔林子清楚,“其實他們可能不太懂”!暗矣X得只要他們把‘遵義會議’‘偉大轉折’這幾個關鍵詞刻在心里,哪怕僅是有印象,這堂課就是有意義的!

  崔林子親身體驗過這份意義。小時候,雖然每天上學路過遵義會議會址、紅軍總政治部舊址,她對于遵義會議精神只是似懂非懂。直到成為講解員,崔林子才真正理解這段歷史。

  “小時候僅知道是什么,長大后他們可能就會探索為什么!贝蘖肿诱J為,這是一種先知后覺的教育,“可能之后在某一個節點才能突然明白”。

  “我們想讓1935年1月15日成為每一個在遵義成長的學生銘記的時間!笔袌鰻I銷中心霍星海說,他想通過豐富多變的舞臺形式加深學生記憶,“希望增加他們對長征的認知,讓他們理解黨和紅軍一路走來多不容易”。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朱德的扁擔》,便請扮演朱德的演員上臺與學生交流;為即將高考的學生增加勉勵環節;為學習醫護專業的學生請來軍醫角色“小華佗”,齊聲宣讀《南丁格爾誓言》……工作人員調研了遵義市的中小學,結合課程內容有針對性地定制紅色小課堂。

  “他們大聲地告訴大家自己要如何奮斗,未來要成為什么樣的人,為國家作什么樣的貢獻!被粜呛;貞泴W生們分享的感受,“這些一定都是他們的真心話”。霍星海認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個人都要深刻理解、傳承長征精神。

  “這里是歷史書上說的好地方”

  演員團隊中,有不少是前來實習的大學生,也有實習后留在劇團工作的年輕人。

  4年前,甘肅少年任兵兵填報高考志愿時,看到“遵義”二字,他知道“這里是歷史書上說的好地方”,便報了遵義師范學院。此外,他對這個地方一無所知。

  學習舞蹈編導專業的頭3年,任兵兵參與各種紅色題材的演出,演繹不同的紅色人物。

  大四找實習時,任兵兵聽說有一個特別新奇的演藝項目在招人,如愿通過面試后,他發現這里“特別有趣”。

  通過現代舞臺創意和新科技手段,舞臺劇為觀眾營造出“人、聲、光、水、電、影、景”融為一體的全景沉浸式氛圍,巨幕油畫、戰場硝煙、紅歌水舞、環繞音效……每一幕都會給觀眾驚喜。

  任兵兵飾演的紅軍戰士,沒有臺詞、姓名,戲份卻很足,他略顯自豪,“除了有臺詞的表演,其余劇情里幾乎都能在臺上看到我”。

  “比起歷史課學的,還是親眼見識的更震撼!北硌輳姸上娼瓡r,高處冰冷的水打在任兵兵身上,“當時紅軍面前的江水肯定比舞臺上的水更多更涼,身上穿的衣服也更少。前輩實屬不易。”

  進入劇場后,從熟悉動作、了解歷史背景到整體排演,任兵兵用了兩個月。終于等到導演“驗收成果”的時刻,他心里鉚著一股勁兒,想獲得導演組的認可。“感覺想把導演組教的所有東西都演出來!

  演出結束,導演馬波對演員們說,“我不希望你們只是在表演舞蹈動作,我希望你們能把角色表現出來”。

  “表演”和“表現”,究竟有何不同?那時,任兵兵還不太明白。

  “看著身邊的隊友背著傷員,在水流、炮轟里奔跑時,覺得自己就是當年的一名紅軍戰士!比伪鴮W過的舞蹈技巧放下,用心感受,“內心深處感受得到,才能代入其中,才能讓觀眾感受到”。

  畢業后,任兵兵選擇留在這個舞臺。在觀眾的掌聲和淚水中,他逐漸意識到:“這個舞臺和以前的舞臺不一樣!

  他說:“我們在以前的舞臺上是很閃耀的,只需要讓自己發光!钡谶@里,他學會了“藏光”:“我們不能只表演自己,把革命先輩的經歷表現給觀眾,才是最重要的!

  每場演出后,貴州黔南科技學院表演專業大四學生鄭璟姝都會為自己的表演打分,“如果把每個點都非常完美地演出來了,就打90分;如果沒演好,就只有六七十分”。

  鄭璟姝覺得自己有點完美主義,這一點和她飾演的報務員“小露”有點像。她這樣理解角色:“小露”有知識、有涵養,是一個十五六歲古靈精怪的上海女孩,她是柔弱的,但情報大于生命,面對發報、保護電臺的任務時,她又是堅毅的。

  在一次任務中,因害怕發報機落入敵手,“小露”帶發報機跳崖赴死,“我想成為像她一樣有信仰、有韌勁兒的女孩”。家人不支持她學習表演專業,“如果我想做這件事,那我就會拼盡全力把它做好,讓他們看到并不是他們想的那樣”。

  鄭璟姝覺得自己的聲音、長相和“小露”不夠貼合,“但我想成為一名好演員,我應該去克服”。如今,她已練就控制音高的“秘笈”,她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用不同音高示范,“我講話是這樣的,但說臺詞的話要把腔體放高一點,像這樣……”

  鄭璟姝常常坐在觀眾席的不同位置“刷劇”,“坐在高處遠處,能看到宏偉布景,坐在近處,能看到表演細節”。她已數不清看過多少遍,“有一次我發現在舞臺兩側空中還有一場戲,有很多設計我之前都沒注意到”。

  重復演出上百場,鄭璟姝依舊感知著每場演出的細微差別,“讓角色呈現更精細,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她一次次復盤語義表達準不準、呈現得夠不夠生活化、臺詞有沒有說清楚、情感有沒有傳達出去……再重復練習,雕刻人物。

  走進劇團后,鄭璟姝走近了無數個無名戰士,“在這場征途中,其實每一個普通戰士都值得尊敬,值得被了解”。她對于“偉大”一詞也有了新的理解。

  軍醫“小華佗”犧牲在19歲生日那天,這是鄭璟姝印象深刻的一幕!八麄儾恢烂魈爝能不能看到太陽,但還是堅毅地、充滿希望地活在當下!

  “紅色精神對他們的影響就是他們在這里得到的最大收獲”

  血戰湘江的那段歷史中,中央紅軍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至3萬余人,這是中央紅軍長征中最慘烈、最悲壯的一戰。在劇中,紅軍過湘江被國民黨軍隊追殺,為掩護中央部隊過湘江,“水中戰士”與國民黨軍戰斗直至犧牲。

  20名“水中戰士”由登封市少林傳統武術學校16-18歲的學生扮演。這場戲里,這群少年在完成武術動作時,需在從劇場頂部砸下的水里浸泡約6分鐘。

  在紅色血光和悲壯配樂中,他們躺在地板上一動不動,任由襲來的水擊打身體,或順著水流滑出一米遠,或迎浪在水中騰空而起、翻滾、將自己摔打在地上……

  “冷,就是單純的冷!边@是“水中戰士”楊宗勝唯一的感覺。雖已穿上劇場提供的潛水服,冰冷的水還是從潛水服縫隙里彌漫至全身。

  18歲的楊宗勝于去年11月加入劇團,在這之前,他對遵義會議了解甚少。為想象場景、投入感情,排練之余,他跟隨劇團參觀遵義會址、烈士陵園,學習劇團老師發來的視頻、文字資料,也搜索相關視頻,了解那段歷史。

  “了解這段歷史后,才知道當時紅軍有多苦多累,我們沒有親身經歷,只是看著,就已經覺得那么難了!睏钭趧俑锌裉斓纳詈图t軍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明年畢業后,楊宗勝打算去參軍,這是他一直以來想做的事,他覺得當兵和紅軍相似之處是“都很苦”,“來這里后,看到新中國成立有多不容易,更想去報效祖國,想當兵的意愿更強了。”楊宗勝說。

  登封市少林傳統武術學校是一所中等專業學校,教練張棟臣和學生們同吃同住,學校派他為參演學生提供專業指導、業務訓練和生活保障。

  在17歲的江西男孩楊昌心里,教練張棟臣“是個好人”,“我們情緒不好時他會安慰,他了解每個人的興趣愛好、脾氣”。

  這是張棟臣做教練的第11年,“武術成績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心理狀態”。他時刻關注著學生們的情緒,擔心他們演出太累。但在這里,他很少聽到學生喊累。

  在一次采訪中,當學生被問到出演紅軍戰士累不累時,學生回答,“比起那個時代的人,我覺得我們現在已經夠幸福了”。張棟臣很欣慰,“紅色精神對他們的影響就是他們在這里得到的最大收獲”。

  “聽了太多遍,現在他們自己也能講遵義會議的故事了!毖莩鲩g隙,換下一場的演出服時,張棟臣聽到學生們你一句我一句地背誦劇中臺詞。

  張棟臣的師傅對他說,“這些孩子在外邊實習了兩三個月,回來之后忽然間感覺長大了很多”。

  1000公里外,低年級學生羨慕來遵義的高年級學生,張棟臣回學校后,低年級學生好奇地追問他在遵義的故事。

  楊昌覺得練武和舞臺表演有很多不同,但有一處相同:都需要有精氣神兒。

  “太冷了,像被人抽了十幾棍一樣,牙都在打顫。”剛開始扮演“水中戰士”時,楊昌不適應。出水量大,水直接從頭上漫過,被水嗆是常事,“有時水進了眼睛或耳朵里,就很難受”。

  “以前都是啃樹皮,連飯都吃不飽!睏畈恢酪话训谰邩層卸嘀,但習武9年的他每次持槍都會手抖,“我們只需要在水里躺幾分鐘,但他們長征要好久”。

  這個17歲的少年對未來有明晰的規劃:考取國家二級武術運動員證書、繼續讀本科、當兵。

  “我爺爺是當兵的,我爸是當兵的,我哥也是當兵的,我也得去當兵!痹跅畈睦,當兵是一定會做的事,這是報效國家的途徑。

  在劇場后臺,隨處可見的喇叭實時播放舞臺上傳來的臺詞,那段歷史順著臺詞鉆進楊昌的耳朵里,楊昌說,“那一代的人把那一代的苦都吃完了,到我們這一代就比較輕松了”。

  但楊昌知道,“我們這一代吃的苦肯定跟他們不一樣,每一代都有每一代該吃的苦”。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譚雅麗 李雅娟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一臺劇,一堂課
責任編輯:高秀木
 
熱門排行
熱 圖
百家乐博彩网排名| 百家乐官网路单生| 做生意风水问题| 百家乐德州扑克轮盘| 二八杠技术| 云鼎娱乐场送彩金| 百家乐官网路单之我见| 百家乐官网赌博游戏| 百家乐官网英皇娱乐场| 云鼎百家乐现金网| 缅甸百家乐赌城| 新皇冠| 百家乐官网赌钱| 网上百家乐官网试玩网址| 大发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 娱乐| 网上真钱麻将| 百家乐官网波音平台导航网 | 威尼斯人娱乐平台注册网址 | 模拟百家乐官网下| 百家乐优博u2bet| 什么风水适合做生意| 百家乐庄闲局部失| 帝王娱乐城开户| 澳门百家乐官网娱乐城打不开 | 大发888怎么打不开| 正规百家乐官网游戏下载| 百家乐官网押注方法| 基础百家乐官网博牌| 百家乐怎么玩会| 百家乐官网高手看百家乐官网| A8百家乐官网娱乐| 威尼斯人娱乐城信誉lm0| G3娱乐城| 百家乐视频连线| 大发888娱乐游戏下载| 百家乐官网网上最好网站| 邯郸百家乐园怎么样| bet365 体育在线uo| 嘉年华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倍投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