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很多人為自己制定了健身計劃,高溫暴雨也沒能阻擋大家運動的熱情。今年的8月8日是我國第16個“全民健身日”,你動起來了嗎?你知道如何科學健身嗎?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0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5.0%的受訪者感到周圍開始健身的人多起來了,86.1%的受訪者覺得學習科學的健身知識重要,68.5%的受訪者認為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健身計劃,逐步增加運動強度。
75.0%受訪者感到周圍開始健身的人多起來了
職場媽媽章雨堅持健身已有兩年,平時還會在社交媒體上發自己的健身視頻。“我之前是瑜伽教練,生了小孩后,忙著帶孩子就換了一份工作。現在為了保持身材又開始了健身”。
北京一所高校的00后本科生娜扎開提·玉素甫健身已有半年,“剛開始健身是為了減肥,后來發現健身讓自己變得很有力量,肌肉線條也更明顯了”。
調查中,75.0%的受訪者感到周圍開始健身的人多起來了。
“現在我基本是用零碎時間鍛煉,早上6點,孩子還沒起的時候,我就會先去跑步半個小時。晚上下班后在家或者利用小區的健身器材鍛煉。”章雨還會帶著孩子一起運動,比如跑步、打球,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
娜扎開提·玉素甫說,健身開始后,如果不堅持,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我之前間斷過兩周沒有鍛煉,重新開始后感覺全身的反應比較強烈。現在一直堅持一周鍛煉三四次,這對于我來說是比較好的狀態。”
章雨做瑜伽教練時,一天從早到晚都要上課,每節課大概有二三十個學員。“基本是中年人,上班久坐,想通過鍛煉來改善體態”。
調查顯示,大家健身的主要目的是強身健體(63.0%)、舒緩心情(51.6%)、養成健康自律的生活方式(48.9%),其他還有:減肥提升形象(39.8%)、愈后恢復身體/降低疾病風險(34.8%)、鍛煉意志(25.6%)、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22.5%)等。
中國人民大學體育部副教授李林說,很多堅持運動的人,是不需要別人督促的,因為運動會分泌多巴胺,讓人覺得快樂。即便天氣不好,不適合戶外運動,養成運動習慣的人,也會在室內堅持鍛煉。
“就我個人的經驗來看,運動習慣的養成很快。今天跑兩圈,明天跑三圈,后天跑四圈,堅持下來就能形成習慣。”作為體育老師,李林經常督促自己的學生認真上體育課,課后的鍛煉也不能松懈,這樣身體素質才能提升。他也建議大家利用好碎片時間養成日常健身的習慣。
68.5%受訪者認為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健身計劃,逐步增加運動強度
“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要了解運動解剖學這種專業的知識,但基本的運動知識還是得掌握,比如深蹲時不要讓膝蓋受力過大,不然膝蓋會有損傷;做硬拉練臀,不能弓著背,否則容易損傷腰椎。”李林說,在運動過程中要保證基本的姿勢正確,這樣才能保護關節。
調查中,86.1%的受訪者覺得學習科學的健身知識重要,其中37.3%的受訪者覺得非常重要。41.8%的受訪者知道如何科學健身,掌握科學健身知識,50.9%的受訪者知道一些,7.3%的受訪者完全不清楚。
章雨認為掌握科學健身的知識非常重要,這樣才能讓鍛煉更有效,同時防止受傷。
李林指出,現在人們的一些體態問題,如脊柱側彎、骨盆側傾等,與平時不注重身體姿勢有關。比如,有的人一邊圓肩一邊不圓肩,很大概率是因為睡覺時一邊躺導致的;再比如,經常蹺二郎腿會導致頸肩腰腿痛的問題。在身體左右兩側不對稱之后,再進行一些雙側鍛煉,比如杠鈴或者蹲起,就會加重這種不平衡。
章雨認為,開始健身前,最好先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看看哪些運動適合自己,別急著做高強度訓練。在平時的運動過程中,有氧運動、力量訓練、柔韌性和平衡訓練都不能少。比如跑步、游泳能提升心肺功能,舉重或俯臥撐能增強肌肉力量,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的運動。飲食和休息也是健身的重要部分,吃得好,身體才有能量運動,睡得好,肌肉才能恢復得更快。同時還要均衡飲食,多喝水,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
科學健身,68.5%的受訪者認為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健身計劃,逐步增加運動強度,60.8%的受訪者提醒注意進行熱身和鍛煉后的伸展運動,58.1%的受訪者建議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適宜的健身項目,50.3%的受訪者認為學習標準的運動姿勢重要,38.4%的受訪者建議在健身的同時平衡膳食,22.9%的受訪者建議選擇合適的場地和衣著。
娜扎開提·玉素甫說,健身之前,要認清自己的體質狀況,不要盲目追求特別低的體重,如果一直減重,沒有肌肉力量,也不夠健康。“健身后,我在審美上有比較大的轉變,以前喜歡‘白幼瘦’的狀態,現在更喜歡力量美。”
“不管做得怎么樣,首先得運動起來,如果連動都不動,那肯定什么效果都沒有。”李林建議,在運動起來之后,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找有專業知識的教練進行指導。
受訪者中,00后占16.1%,90后占42.1%,80后占33.0%,70后占7.0%,60后占1.8%。男性占42.5%,女性占57.5%。
(應受訪者要求,章雨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品芝 實習生 覃纓淇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