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健身的人不斷增多,但因健身受傷的情況屢見不鮮。掌握科學的健身方式,防止“健身”變“傷身”,顯得尤為重要。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0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運動強度過大/時間過長(59.1%)、忽略動作標準(49.1%)、為了健身而犧牲睡眠休息時間(47.7%)是受訪者較為常見的不科學健身行為。
職場媽媽章雨曾經是瑜伽教練,現在經常在小區樓下跑步,慢慢地帶動了一群人跟著她跑,中老年人居多!斑\動之前不熱身,就容易導致韌帶拉傷。我經常提醒一起跑步的人多注意這方面,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
“剛開始去健身房時對器械的使用不太熟悉,只會做有氧運動。但其實做力量訓練,提高肌肉含量也很重要!北本┮凰咝500后本科生娜扎開提·玉素甫感覺,一些新手在健身時,容易忽視無氧運動。
受訪者常見的不科學健身行為還有:突擊性鍛煉(44.1%)、不做熱身運動(43.6%)、饑餓時運動或飯后立馬運動(39.9%)、運動后立刻洗澡(25.4%)等。
“在健身房有私教帶著,相對來說運動比較科學、規范。但我發現有些人過度健身,一次運動的運動量過大!蹦仍_提·玉素甫說,有的人做完無氧運動后緊接著進行有氧運動,還在跑步機上跑一個小時以上,她覺得這樣有點過度鍛煉了。
不科學健身,容易造成哪些傷害?調查中,62.3%的受訪者認為會造成扭傷、骨折等急性損傷,58.9%的受訪者覺得會使膝關節等關節損傷,55.5%的受訪者指出會導致肌肉、韌帶受損等慢性損傷,50.8%的受訪者認為會給心血管系統造成負擔,40.8%的受訪者指出會產生代謝紊亂等代謝和內分泌問題,20.5%的受訪者認為會對心理產生負面影響,如焦慮情緒等。
中國人民大學體育部副教授李林經常在健身、鍛煉方面給予學生指導。李林說,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運動損傷通常是肌肉拉傷、崴腳等,或者是健身不科學,導致運動、健身后沒效果。
“現在幾乎各年齡段的人都有頸肩腰腿痛等骨骼問題,這與肌肉力量不足有關。”李林介紹,我們常說肌肉是骨骼的鎧甲,肌肉力量強了,骨關節才不容易出問題。
“小時候練立定跳遠,動作不規范導致了膝蓋疼,當時自己不太懂,其實那個時候膝蓋就有損傷了,現在做深蹲時還會經常感到膝蓋痛!蹦仍_提·玉素甫說,鍛煉時動作標準非常重要,比如做硬拉的時候,腰部位置不對的話容易腰痛。
“現在我請了教練指導我健身,教練會指出我的動作哪里有問題,應該怎么改正!背烁叹殞W習,娜扎開提·玉素甫還經常在社交媒體上自學健身知識,比如什么情況下鍛煉能更好地燃脂,平時飲食應該注意些什么。
章雨提醒,運動前的熱身和運動后的按摩放松很重要,此外要在鍛煉的同時注意健康的作息,早睡早起。還要注意飲食搭配,比如要塑形的話就不建議吃太油膩的東西。
受訪者中,00后占16.1%,90后占42.1%,80后占33.0%,70后占7.0%,60后占1.8%。男性占42.5%,女性占57.5%。
。☉茉L者要求,章雨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品芝 實習生 覃纓淇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