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受訪者出游意愿更高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志偉
到森林公園和大自然來場親密擁抱,在“滋啦滋啦”的燒烤攤前感受人間煙火氣,和三五好友一起去追尋有風的地方。這個春天,不少人在出游中放松心情,感受春日美好。本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33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1.6%的受訪者認為走向戶外、擁抱自然重要。69.2%的受訪者期待通過出游親近自然,享受休閑時光。
北京的90后楊敏是爬山愛好者,每個月至少爬一次山,如今已打卡了不少地方,“登上山頂的那一刻,能看到更廣闊的風景,心情放松不少。”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楊敏加入了一些爬山愛好者的微信群,群友經常組織活動,還會分享登山裝備和注意事項,“爬山更有動力了,覺得如果不參加就錯過了什么”。
前些天趁春光正好,家住南京的張成遠帶孩子去了金牛湖野生動物園,和小動物們來了一場親密互動。“孩子覺得很新奇,還親自喂了羊駝,欣喜得不得了”。
調查顯示,55.2%的受訪者近期有出游計劃,30.0%的受訪者已出游過。交互分析發現,一線城市受訪者出游的意愿更高,為90.7%,其次是二線城市受訪者,為88.0%。
大家一般和誰一起出游?數據顯示,50.9%的受訪者選擇與戀人伴侶同游,38.9%的受訪者和朋友一起出游,34.6%的受訪者和子女同行,30.2%的受訪者選擇同父母出游。其他還有:同學同事(15.7%),親戚(6.7%),旅行團團友(4.3%)。還有7.4%的受訪者選擇獨自出游。
在四川攀枝花工作的劉湘在閑暇時喜歡到戶外走走,記錄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間。“攀枝花的氣候很好,春天來得比較早,最先盛開的是三角梅,當時我特地坐了兩個小時公交去公園拍照打卡。現在偶爾翻到之前拍的照片,感覺像是留住了春天。”
調查顯示,81.6%的受訪者認為走向戶外、擁抱自然重要。
前段時間,劉湘趁著調休和朋友一起去了云南麗江,打卡了麗江古城和玉龍雪山,“雖然之前去過,但這次的體驗很不一樣,沒有做具體的計劃,走到哪兒逛到哪兒,反而有一些小驚喜,看到了之前沒有見到的風景。”
大家期待從出游中獲得什么?調查顯示,69.2%的受訪者認為是親近自然,享受休閑時光,67.5%的受訪者希望釋放壓力,放松身心。
“平時工作比較忙,很難有時間出去玩,所以趁著閑暇時出去走一走,換個環境。”劉湘和好友的麗江之行選擇了自駕,開車只用了3個多小時,“車里放著喜歡的歌,看著沿途不斷閃過的風景,很治愈”。
楊敏覺得,爬山雖然很累,但心情卻是輕松的,能把思緒從工作中抽離出來,專注登山這一件事,“能很好地給精神減壓,減少內耗”。
受訪者認為出游的好處還有:遠離工作,忘記煩惱(52.7%),與家人或朋友增進情感(50.6%),了解各地的人文風情(42.8%),認識天南地北的朋友(19.6%),收集當地特色紀念品(14.5%)。
五一假期馬上到了,考慮到巨大的人流量,張成遠沒有安排長途旅游,而是打算帶家人到附近的公園玩一天,“平時工作比較忙,沒時間陪孩子,希望這個假期能跟孩子多待在一起,增進親子感情。”
此次調查的受訪者中,生活在一線城市的占33.0%,二線城市的占38.8%,三四線城市的占21.0%,縣城或城鎮的占5.5%,農村的占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