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影響力在哪兒會增加?受訪青年首選東亞,其次是歐洲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山 王品芝
實習生 孫麗萍 侯中楊
外國人漢語說得越來越溜、眾多文藝作品出圈海外、中國古典文化受到更多外國人的關注……這幾年,漢語的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近日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2名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6.7%的受訪青年看好漢語熱在全球范圍內持續升溫。對于未來漢語會在哪些國家和地區影響力不斷提高,61.6%的受訪青年認為是東亞,51.5%的受訪青年認為是歐洲。
受訪青年中,00后占25.6%,95后占24.4%,90后占29.7%,85后占20.2%。
中國礦業大學英語專業的蘇曉曾前往國外支教。她感覺雖然對外國人來說,學習漢語有一定難度,但隨著我國文化的對外傳播以及綜合國力的增強,學習漢語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中文作為傳播中華文化的一個最主要工具,會在全世界得到更多人的關注。”
調查中,86.7%的受訪青年看好漢語熱在全球范圍內持續升溫,其中,43.4%的受訪青年非常看好。
武漢大學在讀研究生喬希,是一名來自尼泊爾的留學生。他的父母曾到中國留學,平時在家也會用漢語交流,從小受父母影響,他耳濡目染學會了中文。喬希覺得,未來漢語的影響力會持續增加。“首先,中國的周邊國家受到漢語的影響會加大,像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因為距離中國比較近、交流更頻繁,會有很多來中國留學的學生,他們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漢語水平,還成了漢語文化的傳播者。其次,非洲的一些國家也會在未來感受到漢語影響力的擴大,這些國家與中國有著緊密的政治和經濟聯系,像在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等國家,有很多人在學習漢語。最后,我認為一些西方國家也會受到漢語的影響。在這些國家,越來越多的人對中國文化產生濃厚興趣,包括藝術、文學和哲學等。另外,隨著越來越多中國留學生走入西方社會,也為當地人提供了更多學習漢語的機會。”
你覺得漢語未來在哪些國家和地區的影響力會持續增加?調查中,61.6%的受訪青年選擇了東亞,51.5%的受訪青年選擇了歐洲,其他還有:非洲(46.8%)、東盟(44.3%)、西亞(31.9%)、美洲(31.5%)和大洋洲(13.6%)等。
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院長趙楊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以及綜合國力的提升,漢語熱會持續下去。“這些年在發達國家,尤其是這些國家的民間,民眾對中國語言文化的學習熱情還是很高的。另外我覺得,發展中國家以及一帶一路的周邊國家,會是未來漢語影響力的增長點。像我帶的博士生,就在越南辦中文語言學校,他覺得這幾年越南的漢語熱在持續升溫,對中國文化的興趣也持續增長。”
趙楊分析,漢語熱在全球的持續升溫,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像日本、韓國、越南等傳統被稱為漢字文化圈的國家,歷史上與中國有比較緊密的聯系,所以當地民眾對中文一直感興趣,加之這些年經貿聯系的加深,會讓漢語在這些國家的影響力加大。另一方面,在發展中國家和一帶一路國家,有很多中資企業,他們的建設項目直接激發了當地人學習中文的熱情。當地人學習中文后,就業面和范圍變得更廣,收入也會增加,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對中國文化也會越來越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