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林雨萱在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長征廣場參加“重走長征路”2024年中國大學生國旗護衛隊展示賽總決賽升旗展示項目甲組比賽。受訪者供圖
5月23日,北京科技大學國旗護衛隊在“重走長征路”2024年中國大學生國旗護衛隊展示賽(北部賽區)開賽前,進行訓練。受訪者供圖
2023年11月,南京郵電大學國旗護衛隊備戰2023年中國大學生國旗護衛隊展示賽。受訪者供圖
“中國青年,該呈現出怎樣的面貌?”21歲的覃天前不久作出了一個頗具“青春熱血”的決定。作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旗護衛隊隊長,他放棄了整個國慶節假期,帶領隊員們全力投入北京高校國旗護衛隊展示賽的備賽訓練。為了呈現出完美的狀態,大家幾乎每天都要進行高強度訓練,正步步幅、踢腿高度、手臂擺動角度……一遍又一遍苦練隊列動作。為了尋找答案,覃天還特地前往天安門廣場觀看了一次升旗儀式。
加入國旗護衛隊3年,每周一清晨,覃天都要與其他15名隊員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護送鮮艷的五星紅旗走向升旗臺。“國歌響起的那一刻,全校師生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一抹鮮艷的紅色上,而我們就是這抹‘中國紅’的年輕守護者。”他說。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國旗護衛隊走進公眾視野,他們的訓練、展演視頻在社交媒體上收獲了超高的播放量、點贊量。這些年輕人是網友們口中的“中國排面”“燃系青年”,也成了校園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載體。
“我和國旗許下約定”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不久前,廣東醫科大學醫學檢驗專業大三學生林雨萱跨越800多公里前往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參加“重走長征路”2024年中國大學生國旗護衛隊展示賽總決賽。這里是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出發地之一。
“我們護衛的不僅是國旗,更是心中的信仰。”在這場比賽中,廣東醫科大學參賽選手共20位,均為00后女生,林雨萱是其中的一員。兩年前,她懷著對身著禮服帥氣模樣的向往,決定報名加入國旗護衛隊。那時,有人不禁發出了疑問,“一個柔弱的女孩能完成這份艱巨的任務嗎?”林雨萱的回答簡潔又堅定:“我能。”
在林雨萱眼中,每一次參與國旗升降儀式,都是在以一種最為直接且莊嚴的方式向祖國“告白”。
大學生國旗護衛隊在各高校的成立,源于對國家榮譽的崇高敬意以及愛國主義教育的需求。1994年10月1日正式成立的清華大學國旗班儀仗隊(后改名清華大學學生國旗儀仗隊)是全國最早成立的高校學生國旗儀仗隊之一。后來,全國各高校的國旗護衛隊相繼成立,經歷了不斷的發展和變遷,隊伍規模逐漸壯大,承擔起了越來越多的職責。比如,學校的日常升旗任務、重要的節慶和紀念活動,以及志愿服務工作等。此外,隊員們還走進中小學課堂,開展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交流活動。
然而,加入國旗護衛隊并非易事。在廣東醫科大學,隊員選拔需要進行四輪考核測試,每一輪都是體力和毅力的雙重比拼。其中,12分鐘的正步端腿考核,讓林雨萱至今刻骨銘心:“肌肉無比酸痛,每一分每一秒都仿佛被無限拉長。”那天,她緊咬牙關,汗水濕透了后背,臉頰漲得通紅,但堅定的眼神始終沒有動搖。
像這樣嚴苛的選拔過程,幾乎每一名國旗護衛隊隊員都親身經歷過。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旗護衛隊指導教師邵英華看來,這是為了選拔出具有嚴格紀律意識、高度責任感、集體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的青年大學生。“這些品質是國旗護衛隊選拔的首要標準,之后每名隊員再經歷嚴格的訓練,以幫助他們在精神和體能上都做好準備,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國旗守護者。”他說。
成為北京科技大學國旗護衛隊指導教師之前,出生于1995年的劉晴有過一段兩年的軍旅生涯。在新兵連,劉晴也體驗過無數刻骨銘心的“第一次”。在炙熱的訓練場上進行隊列訓練,第一次體會到衣服一遍遍濕又一遍遍干;在數九寒天的荒草地上爬戰術練匍匐,第一次體會到渾身瘀青、每天半夜小腿抽筋被疼醒的滋味……
那時,劉晴在心里反復問自己:“這是你想要成為的樣子嗎?”
如今,面對比自己小近10歲的新隊員,劉晴會問:“你期待的中國青年是怎樣的?”
北京科技大學國旗護衛隊隊員徐康智的回答給劉晴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說:“每次看到國旗在晨曦中升起,就有一種莫名的情愫油然而生,我想成為有擔當、有熱血、有韌勁的青年,為守護心中的那抹‘中國紅’全力以赴。”
對林雨萱來說,這份執著的背后有未完成的軍旅夢。讀高中時,她渴望參軍入伍,身著戎裝,守護祖國。她還暢想著,有一天也能像天安門國旗護衛隊升旗手一樣,親自升起國旗。但由于身體原因未能如愿,大學生國旗護衛隊便成了她延續軍旅情懷的寄托。
今年,廣東醫科大學國旗護衛隊以總成績第一名獲得中國大學生國旗護衛隊展示賽甲組團體總分冠軍,林雨萱獲得了體育道德風尚獎。她說:“我和國旗許下的約定,在20歲的青春里實現了。”
青春熱血里的堅守和成長
加入國旗護衛隊兩年,徐康智發現,或許每個人加入國旗護衛隊的想法各不相同,但長久的隊伍訓練、與國旗相處的每一個清晨和黃昏,大家逐漸學會了團結、堅持、自律,也變得更有毅力。
隊列訓練是國旗護衛隊訓練中的重中之重。為了讓整個隊伍的動作達到高度統一,隊員們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重復那些看似簡單卻又要求極高的動作,不斷地規范每一個細節,直至形成深刻的肌肉記憶。而且,大部分的訓練時間都集中在晚上或周末,這就意味著隊員們不得不放棄許多休息時間。
“升國旗儀式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但我們必須保證每一個環節都準確無誤。”徐康智曾有大半年的時間都在練習踢正步,在日復一日的重復性訓練中他也有過迷茫和退縮的時刻。當其他同學可以在周末睡懶覺、外出游玩,他們卻要早早地來到訓練場時;當大家結束一天的課程回宿舍休息,他們還在訓練場上,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那些動作時……這位年僅20歲的年輕人心中難免會泛起一絲疑問:“堅持下去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呢?”
這種困惑在很多新隊員身上都出現過。南京郵電大學國旗護衛隊隊長朱海裕回想起3年前剛加入時的狀態,自己評價為:青澀、懵懂且充滿了不確定性。那時的他,有滿腔熱血,卻少點披荊斬棘的勇氣和毅力。
經過幾年的歷練,朱海裕發現自己有了顯而易見的變化。首先是體態,他在訓練中養成了每天堅持跑步鍛煉、早睡早起的習慣,逐漸蛻變成了軍姿挺拔的小伙。此外,從最初面對任務時的不知所措,到如今的從容不迫、指揮若定,領導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都有了顯著的提升。
“我更加明白如何與別人相處,如何做好一個示范者,以及如何堅持去做一件事情。”朱海裕說。
對徐康智來說,這些疑問在一次又一次升旗儀式中找到了答案。他記得,一名隊員在正步訓練時不慎扭傷了腳,其他隊員立刻圍攏過來,有的幫忙查看傷勢,有的跑去拿急救藥品。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隊友們主動承擔起他的部分訓練任務,幫助他盡快恢復。“我想,這種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是支撐自己堅持下來的動力之一。”他說。
邵英華一路陪伴著每一屆年輕隊員成長。他發現,對于很多人來說,時間管理其實是最大的挑戰——如何在繁忙的學業和緊張的訓練之間找到平衡。
曾經,林雨萱也被這個問題困擾了很久。她告訴記者,這是一個“自洽”的過程,自己還因此改掉了“拖延癥”,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比如,以前在課堂上,有時會忍不住開小差。但是現在為了能夠節省出足夠的訓練時間,只能強迫自己全神貫注地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爭取在課堂上就把知識掌握好,提高了學習和做事的效率。
“國旗護衛隊隊員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學會了堅持與擔當,更在平衡學業與訓練的過程中,培養了良好的自律意識。這些品質將伴隨他們一生,成為他們人生發展的堅實基礎。”邵英華說。
“讓這抹‘中國紅’閃耀在校園的每個角落”
每年5月4日是北航國旗護衛隊舉行入隊儀式的日子。在這場儀式上,經過一年訓練和考核的新隊員將從老隊員手中接過國旗,肩負起護衛國旗的重任。特別的是,這支隊伍只有入隊儀式,沒有退隊儀式。
“一日護國旗,終身‘國護’人。”覃天覺得,這代表了國旗護衛隊的價值和意義,“雖然隊伍會換屆,但大家因為這份信仰相聚在國旗護衛隊,每一名隊員熱愛國家、熱愛國旗的初衷和同甘共苦的情誼永不褪色。”
在邵英華眼中,這支隊伍完美融合了“愛國情懷”與“青春夢想”。他向記者解釋說:“青年學生通過加入國旗護衛隊,嚴于律己、刻苦訓練,用最高的禮儀升起國旗,不僅是熱愛黨和國家的表現,也是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和良好作風習慣的重要途徑,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的使命與擔當。”
林雨萱一直記得,今年五四青年節,升旗儀式恰好遇上了大暴雨,但整支隊伍依然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準時出現在升旗廣場上。“豆大的雨點噼里啪啦地落下來,沒有一個人有過猶豫,大家挺起胸膛,每一步都堅定有力。”她告訴記者,那整場升旗儀式,自己的眼眶自始至終都是濕潤的,“鏗鏘有力的腳步聲蓋過了雨聲,我們仿佛是在向整個校園里的同學們宣告中國青年的決心與信念。”
“忠于祖國,捍衛國家榮譽;不忘初心,永葆愛國情懷;勇于擔當,肩負時代使命;以鋼鐵之軀,守衛國旗尊嚴;以堅定之志,傳承紅色基因;以青春熱血,鑄就時代華章。請黨放心,強國有我!”這是北科大國旗護衛隊的入隊誓言。在每個重大節日和紀念日,年輕的隊員們都要帶領全校師生在國旗下許下誓言。
劉晴說:“每次聽到這些誓言都心潮澎湃,仿佛看到了祖國未來的輝煌。這不只是口號,更像是國旗護衛隊每個人的目標和夢想。通過一次次艱苦的訓練和莊嚴的升旗儀式,相信這些年輕人會更堅定、更努力,同時也會成為更好的榜樣。”
前些天,第十二屆北京高校國旗護衛隊展示賽結果公布,北航國旗護衛隊榮獲第一名。得知消息后,覃天有些激動,他寫下了這樣一句話:“光榮在于平淡,艱巨在于漫長。我們要讓這抹‘中國紅’閃耀在校園的每個角落。”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許子威 記者 許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