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日前,華東理工大學舉辦了勤工助學三十周年主題活動。30年間,華東理工大學勤工助學活動不斷創新工作模式,惠及學生25.3萬人次。
圖為活動啟動儀式現場。本文圖片均由華東理工大學提供
1994年,華東理工大學勤工助學指導中心成立,是全國統一組織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展自我扶助、服務社會等工作的首批高校之一;1998年,該校建立首個校外勤工助學基地;2006年,該校成立學生自主管理、自主經營的勤工助學實業集團;2014年,該校成立首個校內創業工作室;2021年起,勤工助學正式納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從資助發展向勞動教育轉變。
助學體系架構。
記者注意到,華理“勤工助學實業集團”頗具特色。該集團在全校范圍內成立了學生自助超市、文印社、咖啡屋等多個經營實體,累計產生經營收入3248萬余元,勤工助學活動面積達1200余平方米,每年解決校內勤工助學崗位超過2000個。
有意思的是,該集團由學生擔任經理,實體部門從設計實施、貨源采購、商品擺放、內部管理、銷售服務、財務結算全過程都由學生自己完成,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大課堂”。
學生“自主經營、自主管理”的學生自助超市。
這里每月評選“優秀實體”和“星級員工”等,每年評選“勤工助學工作獎”和“榮譽勤人”,舉行“勤工助學年終總結表彰大會”,選樹優秀勤人典范。定期推送“勤人專訪”,匯編《勤業勤行》《寒梅吐蕊》等文化專刊,拍攝《匠心》等勞動主題視頻作品,記錄學生勞動風采。
勤工助學崗位負責人入職儀式暨勞動教育月主題活動。
30年來,華理勤工助學崗位上走出了一批優秀學生,包括第十二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木納·瓦爾、第十五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楊孟平、“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應波、首屆全國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卓越獎吳國邦,“全國勵志成長成才優秀學生典型”何一昊,教育部2022年第五屆“閃亮的日子——青春該有的模樣”大學生就業創業人物事跡張正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