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學期開學前,河北農業大學林學院大四學生王佳莉提前回到學校,開始為新生軍訓作準備。
王佳莉是河北農業大學大學生國防后備營成員,也是一名退伍大學生。今年新生軍訓,她以助理教官的身份參與軍訓工作。
2019年,王佳莉考上河北農業大學。在學校寄給她的錄取通知書中,有一份征兵宣傳材料。從小就有當兵念頭的王佳莉,入學不久即報名參軍,應征入伍。
在武警部隊服役兩年后,王佳莉回到校園繼續完成學業,并成為學校大學生國防后備營的一名成員。“有過在部隊的經歷,感覺自己要多承擔責任,為國家盡更多義務。”王佳莉說。
大學生國防后備營是河北農業大學在國旗班基礎上打造的一個思想政治類學生社團。各學院設置國防后備連。河北農大武裝部秘書高麗告訴記者,國防后備營主要由退伍大學生、有參軍意愿的大學生和國旗班學生組成,“他們都是具有國防情懷、熱愛國防建設的學生”。
大學生國防后備營通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國防教育、軍事訓練、技能比武等活動,提高學生國防意識和軍事素養,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國防、報效國家,已成為河北農業大學開展國防教育、征兵動員、兵員儲備、軍事訓練的重要骨干力量。
每年的新生軍訓,都會有來自大學生國防后備營的學生擔任助理教官,協助軍訓的組織和實施。高麗介紹,退伍大學生在部隊接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他們會承擔起國防后備營的訓練任務,除了參與新生軍訓,還會為有參軍意愿的學生進行入伍前的適應性訓練。
河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2024級本科生韓佳曦從小就有當兵的夢想,打算在大學期間圓從軍夢。入學后,他報名加入大學生國防后備營,進行適應性訓練。每天早上6點,韓佳曦就要起床參加3公里跑步訓練。
“很享受這個過程。一開始跟不上隊伍,我會自己找時間到操場上加練兩公里。現在已經能基本跟上隊伍的節奏,很有成就感。”韓佳曦開心地說。
訓練之余,國防后備營里的退伍大學生會向學生進行征兵宣傳,像韓佳曦一樣有參軍意愿的學生會向退伍的師哥師姐了解部隊生活。高麗說:“他們用親身經歷講征兵政策,比我們講得更生動。學生給學生講,更入腦入心。”
韓江弘是河北農業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的一名退伍大學生。服役期間,他駐守在祖國北疆邊防一線。韓江弘告訴記者,那里的最低氣溫達零下53攝氏度,在那片廣袤的土地上,戰友們充滿了青春的熱血和激情。“雖然很艱苦,但我和戰友們從不退縮,也從未有過一絲怨言。因為我知道,我們肩負著守衛祖國邊疆的重任,不能有任何懈怠和放松。”他說。
回到學校后,韓江弘加入了學校國防后備營,擔任新生軍訓教官,輔導學院國防后備連日常訓練,參與組織國防教育活動,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名更加全面和優秀的大學生。“雖然離開了部隊,但那段北疆邊防的激情歲月卻永遠銘刻在我心中。無論將來走到哪里,我都會帶著那份軍人的榮耀和使命感。”他說。
據介紹,河北農業大學高度重視國防教育工作,在“國防教育月”、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和重要時間節點集中開展系列活動,增強國防教育“牽引力”,提高學生的國防意識。
有過參軍經歷的王佳莉對國防教育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她認為,要大力培養青年人的愛國意識和國防教育素養,“通過國防教育,增強年輕人的骨氣、底氣和志氣,滿懷信心,錘煉本領,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挺膺擔當,貢獻青春力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立雅 姜繼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