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18日電(見習記者 潘曉文 記者 劉洪俠)金秋十月,秋風送爽。10月16日晚,“授漁計劃·美育課堂”第二期“全國鄉村音樂教師培訓”結業儀式暨“沃野之聲”少年合唱音樂會于中央音樂學院內舉行,藝術與夢想在這里交織綻放。
稚聲嘹亮,美育之花綻放沃土。當晚,央音蓓蕾童聲合唱團第5個出場,隨著指揮棒輕輕一揮,《愛的方向》那溫柔而有力的旋律便緩緩流淌開來,每一位參與其中的“小藝術家們”共同講述了一個關于傳遞愛的故事,一字一句鼓勵著人們勇敢地踏上探索自我價值之旅。《畫一個夢想》則將觀眾帶入到了另一個充滿想象的世界,透過這首歌,少年們不僅僅是在描繪自己的夢想藍圖,同時也表達了對于這片土地深厚情感的回饋。
《愛的方向》演出現場。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曹偉 攝
緊接著,首批參與“沃野之聲”少年合唱團成長計劃的山西省聞喜縣城南小學南風合唱團、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土家韻合唱團、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實驗小學星光合唱團、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第二小學化隆點睛合唱團攜手中央音樂學院央音蓓蕾童聲合唱團、中央音樂學音樂教育學院合唱團共同為觀眾奉獻了精彩大合唱《我們是祖國燦爛的未來》和《七子之歌》,更是把全場氛圍推向高潮。
觀眾們全神貫注地注視著舞臺上的小演員們。音樂廳內歌聲飄揚,童聲合唱團的聲音純凈如山澗清泉,贏得了觀眾們的陣陣掌聲。
掌聲的背后是孩子們與指導教師們的不懈努力。央音蓓蕾童聲合唱團團長李小曼表示,央音蓓蕾童聲合唱團成立于2021年,隸屬中央音樂學院,演出隊員有60余人,分別來自北京市東城區、西城區、海淀區、朝陽區、順義區、通州亦莊等各個區域,孩子們平均年齡在10歲左右。教師團隊有20多人,大都是學院的優秀畢業生,有部分指導老師是中央音樂學院及考級委員會的青年教師,專業水平很高。自成立以來,教師們堅持通過科學發聲方法來培養孩子們的藝術修養。
“即便是來自北京遠郊的孩子們也能每周堅持參加訓練,并且取得了顯著進步。”李小曼提到,孩子們從6歲開始根據視唱練耳學習,以逐步提高音樂聽覺和音樂記憶力,建立正確的音準、節奏感,培養獨立的讀譜能力。此外,每年還有結業、升班的考試,這樣一點一點地培養、進步,才能達到當晚的演出隊水平。
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央音蓓蕾童聲合唱團聲樂教師范夢圓這樣回憶道:“有一些小朋友,在開始上課時,比較好動想開小差,但隨著時間推移,孩子們發現運用科學的發聲技巧,音色會更加好聽,唱的更加方便,課間的時候他們都已經不會再去休息了,所有的孩子都會在下課的時候拿起譜子來歌唱。”正是有了發自內心的熱愛,使得舞臺上的聲音能傳達出作品所蘊含的情感力量。
談及與來自“沃野之聲”少年合唱團成長計劃的四個合唱團聯排,范夢圓很欣喜。她表示,雖然當晚排練都是第一次見面,但音樂給大家心靈帶來的震撼,是最直接、最好溝通交流的方式,每個人都想積極參與演出,想把最好的狀態展現給觀眾們看。
她還提到,合唱團的孩子們都具備著良好的合作意識與音樂素養。“我們大約排了三次就展示出了演出的效果,指揮臨時做的小調整,孩子們很快就能記住,積極配合,效率極高。”范夢圓說。
“孩子們的歌聲深深打動著我,此次演出,不僅是蓓蕾童聲合唱團美育成果的展示,更是對‘授漁計劃’理念的有力支持與踐行。”合唱團團長助理陳一林說。
活動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指導,中央音樂學院、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師范大學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北京授漁計劃公益促進中心等共同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