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郁建興在學生宿舍。 浙江工商大學微信公號 圖
新學期開始前,浙江工商大學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入住維修提升后的教工路校區學生宿舍一周,通過“試住”體驗大學生的吃、住、行等生活環境,全面檢查校區準備情況。此事經澎湃新聞率先報道后引發熱議,不少人點贊,“建議所有高校都學學”;也有人懷疑“校長真會在學生宿舍住一周嗎”。
9月18日,該校黨委書記郁建興教授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每天有一人在其他校區值班,所有校領導9月2日至7日都住在教工路校區學生宿舍,第一天檢查基礎設施找出30個問題并提出整改意見,并坦言自己一把年紀,“老骨頭”在硬板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所以我們致力于提高同學在校的學習、生活條件”。
對于“年輕人就該吃點苦,對學生住宿條件不用太在意”的觀點,他表示,年輕人肯定要吃苦才能成長,但今天年輕人吃苦的場景與我們那代人不同了,現在的年輕人沒必要在吃住行上找罪受,“我們年輕時吃苦,就是為了后代不再吃同樣的苦”。
浙江工商大學是浙江省政府、商務部、教育部共建的大學,前身是創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業學堂,1980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杭州商學院,2004年更現名。該校有下沙、教工路、桐廬3個校區,教工路校區是原杭州商學院及其前身浙江省商業學校所在地。今年5月,教工路校區振興計劃啟動,對校舍維修提升,并新建若干教學科研大樓和學生宿舍樓,將可滿足5000余人全日制辦學的需求,宿舍、教室、學習工位、運動場、食堂等一期提升工程目前已完成。
澎湃新聞:“領導班子成員入住學生宿舍一周”,這個動議提出、決定的過程怎樣?
郁建興:整修教工路校區的時間有限,我8月31日已經把校區各個地方走了一遍,但總感覺有些走馬觀花——當時食堂還沒開放,部分盥洗設施還沒安裝完畢,球場、操場也剛翻新。我放心不下,向領導班子提議全體成員入住學生宿舍一周,這樣更容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效率也更高。后來有同事說,你們住進去、不住進去還是不一樣,住進去后施工進展快了,發現問題馬上就解決。
澎湃新聞:學校領導班子成員有幾人?具體是怎么住的,幾個人一間,住了幾個晚上?
郁建興:校領導班子共8名成員,包括我、校長王永貴、副校長趙英軍、黨委副書記方向明、副校長陳衍泰、黨委副書記袁金祥、副校長顧青、紀委書記胡金生。本科、研究生新生分別在5日和13日報到,我們2日入住,因為食堂3日才開放,所以我們當天是在下沙校區或自己家吃了飯再趕到教工路校區入住的,3日起在食堂吃飯。學生宿舍是4人間,我們每人住一間,除了每晚輪流有一名領導去下沙校區值班,其余7人那幾天都住在學生宿舍。
澎湃新聞:能否描述一下校領導入住宿舍期間某一天的日程安排?
郁建興:當時學校老師還沒上班。部分校領導的辦公室就在教工路校區,試住期間他們有時會去辦公室,但白天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在校園里到處轉,包括宿舍、運動場、教室、演講室、實驗室等,檢查基礎設施。中餐、晚餐在食堂吃,而且錯時吃飯,目的是感受一下不同時段的菜量,也會叮囑食堂阿姨開學后要多給孩子們打點飯菜,別怕虧損,學校會給補貼,但千萬不能讓孩子們覺得菜少了,不夠吃。
澎湃新聞:你住哪間宿舍,那幾個晚上感受如何?
郁建興:我住在16號樓217室。說實話,57歲了,老骨頭在硬板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笑),不習慣。所以我們致力于提高同學在校的學習、生活條件。
澎湃新聞:有人認為“年輕人該吃點苦”,對大學生的住宿條件不用太在意,你怎么看?
郁建興:年輕人肯定要吃苦才能成長,但今天年輕人吃苦的場景與我們那代人不同了。現在的年輕人沒必要在吃住行上找罪受——我們年輕時吃苦,就是為了后代不再吃同樣的苦。
澎湃新聞:入住體驗期間,校領導發現了什么問題,采取了什么措施?
郁建興:第一天,我們檢查基礎設施時就找出30個問題并提出整改意見,比如跑道有個地方裂了、臺階有缺口,得補;宿舍里某處要加個掛鉤;那些不能正常出水的龍頭,也全部貼了標簽。圖書館還沒有完全裝修好,沒法仔細檢查,不過我感覺有改進空間,比如插座要夠多,要設好自習和閱讀區、研討區、朗讀區等功能分區。還有一些問題也許會在學生學習、生活一陣子后才能暴露出來。1300多位學生已經入住,到目前沒有明顯的工作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