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展覽展示研討會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召開。國家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郭衛平致辭并宣布開幕。
12月16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展覽展示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青年網記者曹偉 攝
郭衛平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是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一次實踐探索,得到了各方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認可,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此次研討會以此展為載體和主題,將對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聚思想共識、形成行動自覺起到重要作用。他表示,國家民委將加強指導、統籌資源,民族文化宮要發揮優勢、主動作為,為大力宣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搭建廣闊平臺、創造有利條件。
據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從國家民委系統15萬件文物、50余萬冊古籍中,精挑細選體現共同性、融合性的展品,同時協調各省區市給予借展復制支持,總共篩選出2100余件展品,通過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故事。自2023年8月1日開展以來,展覽接待了全國各地各界3000余個團組,累計講解場次達3800余場,觀展總人數超27萬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研討會上,北京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協會副會長丁希松表示,文物古籍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載體,是推動中華文化守正創新的重要支撐。此次民族文化宮舉辦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既是文物古籍大展會,又是思想文化的大展會。
民族文化宮黨委書記、主任任毅表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為有形有感有效開展鑄牢宣教和展覽展示“打了個樣兒”。各地紛紛建設自己的“鑄牢”主題展、“鑄牢”主題館等,在鑄牢展覽展示方面進行有益探索,取得了積極成效。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大團結”展廳。中國青年網記者曹偉 攝
據介紹,國家民委積極探索,打通全委系統資源力量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文化精品的模式,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展覽展示和宣傳教育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此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還持續優化提升,展覽增設一批文物、實物、圖片,修改完善大綱文字及講解詞,增加西藏專區,包括明清宮廷家具展、中央政府與歷世達賴班禪往來文物展,全面提升觀展沉浸感與科技感,更好發揮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作用。
本次研討會由民族文化宮和中國博物館協會民族博物館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國家民委相關司局、委屬高校,北京市有關單位,相關省區民(宗)、文旅部門及文博行業有關單位、“鑄牢”主題館、“鑄牢”研究基地等負責同志共140余人參加。(見習記者 曹偉 記者 劉洪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