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3日電(記者 楊月)音樂是跨越國界、跨越時間、跨越文化的語言。11月30日,全球首家以揚琴文化為載體的舞臺體驗式展陳館——北京揚琴家族博物館《十三陵的琴聲》音樂·科學·美育年啟幕音樂會在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鎮仙人洞村舉行。靈動的揚琴琴音、精彩的文化交流、深度的傳承研討,讓這座博物館仿佛成了凝聚愛與美的磁石,溫暖而有力量。
與會專家參觀博物館并和小演員交流。中國青年網記者 楊月 攝
絲路琴音,感受音樂跨越時空的力量
北京揚琴家族博物館在中共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鎮委員會、十三陵鎮人民政府、仙人洞村委會以及社會各界的指導和支持下,由國際著名揚琴藝術家、教育家、樂器改革家、音樂社會活動家、中央音樂學院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月寧博士領銜。博物館集結了200位中外音樂、藝術、科技、外交、文化等領域的專家入駐,共同打造“以藝相交”“以情相連”的國際文化交流新平臺。博物館以“絲路琴音”“琴動中國”“琴聲飛揚”及“藝術教育”四大板塊組成。
走進北京揚琴家族博物館,人們的目光很快就會被“絲路琴音”板塊營造的場景吸引,揚琴傳播路線匯成的地圖上,以光影效果出現的小帆船緩緩而行。揚琴源自古老的中東和波斯地區,伴隨絲綢之路的商貿與文化交流傳播開來,它融合了各地的音樂特色,見證了不同文明的碰撞與交融,揚琴琴音在絲路上悠悠回響,成為跨地域文化交流的美妙使者。
“博物館研究、收藏、保護、闡釋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社區參與下,為教育、欣賞、深思和共享提供體驗。這是一座獨具特色的博物館,在十三陵這樣有深厚歷史文化積淀的地方,在生態環境如此美好的地方,結出碩果,衷心祝賀!”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理事長程東紅在致辭中說。
程東紅在致辭中。主辦方供圖
作為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首位訪問學者、國內表演藝術界首位“亞洲學者”和中美“福布賴特學者”,劉月寧曾先后在匈牙利李斯特音樂學院、印度德里大學、美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研修,取得豐碩的學術成果。在李斯特音樂學院做訪問學者那年,她遍訪臨近國家同行,開了十幾場中國音樂會。2006年,在劉月寧的個人獨奏音樂會上,她邀請了匈牙利三位著名揚琴演奏家合作,這場音樂會直接促成李斯特音樂學院欽巴龍(匈牙利揚琴)專業在中斷60余年之后,于2007年在新建立的民族民間音樂系中回歸專業教學課堂。她曾這樣回憶那段經歷:“中國傳統音樂的獨特魅力讓世界為之傾倒,面向世界的融合創新又賦予古老樂器以新生命,這是我眼中文化自信的最好詮釋!
“博物館將以創新文化品牌系列活動,將不同專業領域進行跨界貫穿,并將通過對話與交流,讓人們感受到世界多元音樂的碰撞與融合。”劉月寧介紹,設立這座博物館,是希望不僅講述揚琴從古至今的輝煌歷程,更深刻勾勒出其跨越國界的音樂交流軌跡。該館內每一展項,皆是對揚琴與中國深厚文化紐帶的頌歌,也是世界音樂多元共融的見證。在這里,揚琴不僅是民族音樂的瑰寶,更是連接全球音樂文化的橋梁,展現了人類命運音樂共同體的宏大愿景。未來,博物館將秉持“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發展理念,持續舉辦開放式的中外文化教育交流與合作,增進國際間的相互理解與認同。
資深外交官鄭曦原深有同感,他說,這座博物館是民族音樂在新時代獲得新飛躍的重要歷史坐標,是對揚琴古老樂器的致敬。“我們在這里聽到歷史回聲,感受到傳統文化跨越時空的傳承、民族音樂獨特魅力。我和夫人曾在多個國家使領館長駐,我曾經在孟買聽過劉教授演奏,也知道她曾牽頭在多國建立中文音樂教室,使之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符號。揚琴源自古老絲路,是新時代中國故事最好的伴奏。在人工智能時代,相信揚琴也將為中國音樂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啟幕音樂會上,中國宋慶齡和平天使藝術團“小茉莉”揚琴藝術團的一曲《絲路·茉莉》讓大家沉醉在音樂享受之中。孩子們以絲綢之路為背景,用琴聲描繪了崇山峻嶺、馬蹄聲聲,遙望遠處大漠無邊無際的景象,在奔馳的節奏中,融匯多民族色彩。啟幕音樂會后,“揚琴大課堂”“中國-阿爾巴尼亞友誼座談會暨主題音樂會”“高虹&伊納西奧世界音樂專場”三場主題活動于11月30日下午和12月1日在博物館展開,“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和諧畫卷,隨著揚琴的悠揚旋律,展示著人類共同的文化情感和精神追求。
現場演出。主辦方供圖
科學與藝術,跨界與共鳴
劉月寧是第十二屆、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從2010年開始的10個國際婦女節,劉月寧都會組織由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志珍倡導,中央音樂學院與中國科協女科技工作者協會共同舉辦的“科學與藝術”音樂會的表演!耙魳冯x科學很近。其實也不止是科學,任何行業頂尖級別選手,往往都有不凡的藝術造詣!痹趧⒃聦幙磥恚魳窌诒磉_對女科學家敬意之余,也在不斷探索科學與藝術的融合發展。
“科學傳遞智慧,藝術陶冶情操,科學與藝術是人類文化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11月30日的啟幕活動上,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中央戲劇學院教授、九三學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閆賢良在致辭中提到,“九三學社是以科技工作者為主體的民主黨派,凝聚了一大批著名科學家,我們文化工作委員會專門組織科學家和藝術家的交流交融活動。揚琴從世界來到中國,我們也要借琴聲把我們古老的科學文化、把中國科學家的智慧和情操傳播到全世界!
現場表演。主辦方供圖
音樂聯結智慧,出于對“科學與藝術”重要關系的認識,劉月寧也對北京揚琴家族博物館寄予厚望,她介紹,博物館致力于促進大眾美育教育的全面提升,希望探索文化產業、美育教育和科技科學三者共融的發展新模式,打造世界民族音樂文化交流的新高地。
活動中,北京市昌平區政協副主席王建為科學與藝術大講堂、歐美同學會中東歐會員之家、國際揚琴藝術基地、亞洲揚琴研究中心、明代音樂文化研究中心、揚琴維修調律工坊揭牌。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中國首位揚琴專業碩士、北京市人大代表雷達在致辭中說:“博物館不僅展示樂器,更是音樂交流的橋梁,希望每一位科學家、音樂家,每一位來賓,都能在這里找到藝術共鳴!
揭牌儀式。中國青年網記者 楊月 攝
美育服務社會發展,讓傳統藝術在當代喚起文化自信精神
時而雄渾堅毅,時而深沉凝重,時而輕松歡快,時而樂觀昂揚……這是音樂會上,中央音樂學院資深教授、打擊樂名家李真貴領銜表演的《鼓詩——為一群中國鼓而作》,83歲高齡的李真貴教授談到民族音樂的傳承時非常動容,“我本來身體不舒服,但今天一定要來。我知道,有一大批報考中央音樂學院的小孩,當年都是看了紀錄片《春蕾》后受到感召,決心走上音樂道路。我看著劉月寧和這一批青年民族音樂人才長大,我為他們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為民族音樂的發展感到充滿希望!
9歲起,劉月寧先后跟隨張五十先生、桂習禮教授學習揚琴。1977年,12歲的她憑借一曲《映山紅》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成為國家改革招生制度后考入附中的第一批少年音樂人才。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曾專門拍攝影片《春蕾》,記錄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的新同學學習和匯報演出的情況,劉月寧的揚琴獨奏《映山紅》隨著這部紀錄片的播放在100多個中國駐外使領館響起;英國廣播公司(BBC)所拍關于中國音樂天才少年的紀錄片《變遷中的中國》,將她演奏的《月夜清水江》作為片頭曲。1978年的春節,劉月寧登上人民大會堂的舞臺,參加黨和國家領導人同首都社會各界的春節聯歡會。如今從教30多年來,她已培養了大批優秀表演人才。劉月寧深有感觸地說:“我的成長見證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藝術教育和文化建設的蓬勃發展。”
現場表演。主辦方供圖
中國音樂家協會表演藝術委員會資深主任馮卉在致辭中也提到,“看到好多學生家長帶孩子來參加,我由衷地欣慰,他們是中國民族音樂的希望。同時,博物館的建成,需要凝聚各方共識,匯聚地方力量、專業力量等多方面的資源,非常不容易。我們向支持博物館建設的同仁表示真摯的感謝!
以音樂為媒,“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人文素養”“助力鄉村振興”等關鍵詞,都寫進了與會各方對博物館的愿景清單中。
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鎮黨委書記崔宙鵬說,“在中國,揚琴于明代萬歷八年傳入民間,隨后被吸收到地方民間樂種的多樣演奏形式中,伴隨地方戲曲而興起。為進一步將這件從明代傳入中國的樂器發揚光大,將揚琴文化與明文化深入結合,使中國揚琴體系得到更好的發掘和保護,我們承接了該項目。我們將用好博物館這一平臺,打造更多新文化品牌系列活動,舉辦各類音樂會、研討會,也希望大家到仙人洞村轉一轉,品味民俗文化、特色小吃、歷史故事,感受揚琴文化與明文化的深度結合,能到仙人洞村來,全都神通廣大!” 十三陵鎮仙人洞村黨支部書記張立英也表示:“博物館以揚琴文化為平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人文素養,將文化賦能鄉村振興落到實處,也是探索仙人洞村經濟發展的新思路。希望借助博物館東風,提升我們家鄉文化知名度和中外影響力!
展望未來,劉月寧對美育教育服務社會發展寄予厚望:“我們將通過這座博物館,關注大眾文化生活需求,開展音樂公益活動,服務于社會發展,以教育文化建設賦能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同時,博物館將助力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鎮‘明文化論壇’品牌傳播,彰顯傳統藝術在當代發展的歷史價值和文化自信精神!
領導們為參會專家頒發了博物館駐館專家聘書。中國青年網記者 楊月 攝
活動上,領導們為參會專家頒發了博物館駐館專家聘書。隨后的《十三陵的琴聲》音樂·科學·美育年啟幕音樂會也精彩紛呈,音樂會中既有仙人洞鄉村合唱團表演的《領航》,又有中國首個揚琴重奏樂團“茉莉花”演奏的《十三陵的琴聲》,還有視障藝術家、光明天使藝術團青年女高音高欣欣帶來的《天賜神糧》,以及中國宋慶齡和平天使藝術團“小茉莉”揚琴藝術團《匆匆那年》《絲路·茉莉》等作品,琴聲和鳴,給大家帶來了完美的視聽享受。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志珍,全國政協科衛體委員會駐會副主任曹軍,中國樂器協會副理事長陳晉武,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劉偉,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聯誼會常務理事閆長明,伊朗揚琴演奏家、文化學者馬幸福,九三學社昌平區工委副主任石浩男,國際揚琴藝術聯合協會主席馬施恩,亞洲揚琴協會會長何康偉,昌平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劉綱強,昌平區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于慶祝,昌平區文化和旅游局圖書館館長陳麗娟,十三陵鎮相關領導等也出席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