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新現象:場內“交易熱”,場外“研討熱”
發稿時間:2024-11-08 16:42:00 作者:王燁捷 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記者注意到,除了展館內展商和客商們忙著展示、交易外,進博會展館外的“配套”活動也不少。不少高校學者都關注到進博會的巨大熱度,針對中外貿易等話題搞起了研討、交流會,學界也掀起了一場“進博熱”。
各路專家在華東理工大學舉辦的國際進口貿易論壇上發言、交流。華東理工大學供圖
近日,世界貿易組織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舉辦了《2024年世界貿易報告》中國發布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的主題為“貿易和包容性:讓貿易造福于所有人”,由世界貿易組織、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等共同主辦。
《2024年世界貿易報告》由WTO于9月9日發布,報告分析了各經濟體內貿易收益分配的趨勢,并強調需要制定一項綜合戰略,將開放貿易與支持性國內政策相結合。WTO總干事伊維拉在報告前言中指出,報告最大的價值在于重申了貿易在減少貧困和創造共同繁榮方面的變革性作用,即使這一觀點與當前流行的理念相反,即貿易和WTO等機構對貧困和貧窮國家并無建樹,且正在創造一個更加不平等的世界。第二大價值在于,報告指出可以通過更多努力推動貿易和WTO更好地為在過去30年全球化進程中落后的經濟體和人民服務。
世界貿易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經濟研究與統計司司長Ralph Ossa詳細解讀了《2024年世界貿易報告》。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供圖
數據顯示,從1996年到2021年,貿易占GDP的高份額與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經濟體的快速增長顯著相關,并與高收入經濟體的人均GDP水平趨同。此外,加入WTO及其前身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使成員之間的貿易平均增長了140%,而經過嚴格的入世談判的經濟體,在入世期間的增長速度加快了1.5個百分點。
世界貿易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經濟研究與統計司司長Ralph Ossa詳細解讀了《2024年世界貿易報告》。他介紹,本年度世界貿易報告中有三大主要新發現:一是貿易成為包容性發展主要驅動力;二是全球經濟體之間的收入差距仍然巨大,貿易保護主義使得這種差距進一步擴大;三是必須將開放貿易與支持性國內政策和強有力的國際合作結合起來。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會長崇泉發言。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供圖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會長崇泉認為,應當重視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的特殊需求,通過技術援助、能力建設和市場準入等措施,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世界經濟。
而在華東師范大學,11月7日學校成立了中國自貿戰略研究院。據悉,自2024年7月起,華東師范大學特聘原上海海關關長、黨委書記高融昆擔任院長,籌劃建設中國自貿戰略研究院。
中國自貿戰略研究院成立儀式現場。華東師大供圖
新成立的研究院對內依托經管學科建設優勢,著力推動多學科交叉融合,對外將積極爭取相關部門合作支持,與國內外高水平研究機構、國際跨國公司等開展理論研究和聯合攻關,力爭共同打造服務中國自貿戰略創新的研究高地、對策咨詢的高端智庫和國際商務的高級人才培養基地。
華東師大舉辦自貿戰略圓桌論壇。華東師大供圖
來自經濟貿易、地緣政治領域的十余位專家學者聚焦“國際地緣政治背景下的中國自貿戰略”這一主題展開9場主題報告和1場圓桌論壇,深入研究探討制度型開放、一流營商環境營造、自貿試驗區建設升級、自貿與企業科技創新、地緣政治與全球供應鏈演變、上海引領擴大高水平開放、構建中國自貿戰略理論體系、自由貿易與大國興衰等重大議題。
華東理工大學也在進博會期間舉辦了“2024國際進口貿易論壇”。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原常駐世界貿易組織特命全權大使、世界貿易組織原副總干事易小準在論壇上闡述了多邊貿易體制對經濟全球化的制度性支撐作用。
2024國際進口貿易論壇討論現場。華東理工大學供圖
“在WTO貿易自由化進程放緩的背景下,我國更要繼續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把握未來產業鏈和國際市場競爭的優勢!币仔收f。
另有來自幾十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圍繞“高水平開放新體制的構建”“重振上海進博會的國際影響力”“高技術產品進口”“降低對外依賴度”等前沿熱點問題,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