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奧運會射擊男子50米步槍三姿決賽中,中國選手劉宇坤奪得冠軍。他身上穿的是由我國研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套比賽服裝。這也是我國首次打破國外對射擊比賽鞋服的壟斷,運用自有技術制作的“冠軍甲”,中國制造強有力地支持著中國運動員奪冠。
在巴黎奧運會的男子50米步槍三姿決賽中,劉宇坤頂住了跪姿和臥姿落后的壓力,在最后一項站姿中,以一槍10.9滿環逆勢反超,為中國隊斬獲一枚金牌。與其他運動員穿著國外品牌的射擊服不同,劉宇坤全身賽服和鞋子均出自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定制。這身射擊比賽服是由特殊材料制成,它既要足夠硬,能為射擊運動員提供支撐;又要有足夠的緩彈性,可以滿足不同身姿的調整。
北京服裝學院材料與工程學院教授 王越平:我們給他起了個名字叫“剛柔并濟”,這個面料就是一個“剛”和“柔”的一種平衡。因為剛是硬挺,柔要軟,兩者之間是矛盾的,這中間是一個矛盾的調和。我們前期“卡脖子”的問題是面料上達不到國際上的最高水準,所以其他方面也無法配合得很好。
此前由于國產材料對這項技術的缺失,國家射擊隊只能從國外購買進口的專業射擊比賽服,不僅價格昂貴,服務也大打折扣。
北京服裝學院科技處處長 王永進:國外“卡脖子”怎么“卡”。第一是技術你不懂,第二,不給你定制,就都是統一的號。回來以后,每個運動員因為他的身體的體型不一樣,而且動作也不太一樣,所以造成衣服回來以后,你要做二次的改。
2022年,在國家體育總局的支持下,北京服裝學院組建了跨學科團隊,圍繞射擊比賽裝備開展一系列研發工作。經過一年多無數次的調整和優化,材料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并達到國際標準。有了合格的面料,在服裝制作過程中專家們采用了三維加動態制版的方法,使比賽服能更好地貼合運動員的運動習慣。
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教授 趙欲曉:所有的衣片里外層都是單獨作版。那么這一件衣服全套有六七十片樣板,每片和每片都不一樣。我們從外形上最明顯的首先能看到就是兩只袖子,它基本上是呈現了一種彎曲,跟射擊姿態相近的一種形態。然后從衣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扭曲的狀態,是左低右高,也是和運動姿態相吻合的。
經過2年多的研制,團隊先后取得纖維制備技術創新、高性能膠水研發等成果。國產專業射擊服和鞋以過硬的技術指標通過了多項國際賽事的專業檢測。
北京服裝學院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副院長 王耀華:因為他(劉宇坤)對鞋子要求也很高,甚至有自己的收藏的一版德國品牌的鞋。后來因為這個研發出來之后,他把自己收藏的鞋子送給我了,我說你可以留著它,因為那個鞋子絕版了。他說,王老師,沒事,我有了你們這個,就可以不留那個了。
盡管此前劉宇坤已經穿著國產射擊鞋、服多次拿到了各類比賽的冠軍,為了更好地服務這屆巴黎奧運會,臨出發前,專家們還在對服裝進行智能化升級。
北京服裝學院科技處處長 王永進:出發前衣服做了進一步的改進,因為今年巴黎的氣候和往年不太一樣,從材料端考慮到了整個巴黎的氣候,除了我們原有材料的屬性之外我們還增加了很多智能性材料的加入,確保在北京是怎么樣的,能夠到巴黎還是怎么樣,通過這一系列的磨合和技術的逐漸純熟,到了后期,可以這么講,非常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