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實習生 李晶晶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郭劍)這是一場沒有任何懸念的比賽:2024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1/16決賽,世界排名第一的孫穎莎4:0擊敗62歲老將倪夏蓮。
62歲的倪夏蓮第6次參加夏季奧運會,她在32強賽中輸給孫穎莎完成奧運之旅。2024巴黎奧運官網截圖
前者正值熱到發燙的當打之年,后者則是本屆奧運乒乓項目年紀最大的選手,賽前被尊稱為“倪奶奶”的倪夏蓮自己表示,“能多贏1分是1分”——這并不影響觀眾欣賞這場有趣的比賽,62歲的倪夏蓮,讓全世界看見乒乓球臺上還有超脫勝負的快樂。
倪夏蓮的比賽,總是透露著一種讓當代年輕人羨慕的“松弛感”:突然一擊讓對手措手不及,贏得1分后,她會高高舉起右手喝彩。孫穎莎有一球落點精準,倪夏蓮照顧不過來丟球,她攤開雙手同時臉上帶笑。有時自己沒發揮好,她還會齜牙咧嘴地揮舞雙手,看上去相當懊悔。比賽的緊張或是丟球的沮喪,就在她這些動作中消解,“笑”成了比賽間隙的常態,讓人情不自禁期待她能多贏幾分。
她和孫穎莎的這場“隔代之戰”在第3局打成11:13,事實證明倪奶奶的老而彌堅。事實上在巴黎奧運會的備戰周期,倪夏蓮一直有著不俗的表現:去年和今年在WTT(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分站賽中獲得了兩個分站冠軍,今年年初更是戰勝了國乒19歲小將蒯曼,成為一匹讓人始料不及的“黑馬”。
整場比賽結束后,倪夏蓮笑著和大家握手,向觀眾致意,更和自己的丈夫兼教練互動,這是屬于她的勝利。對她來說,這場比賽唯一的對手,只有自己。
這樣松弛又幸福的倪夏蓮是奧運賽場上的獨特風景,“更高更快更強”通常是故事的主旋律,在站上賽場的那一刻,運動員不只是為自己、更是為國家榮譽而戰,“贏”是一種執念。
倪夏蓮也經歷過這樣的時光,但是現在,在她心里,比賽輸贏早已不像20歲時那么重要,她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敘事狀態:對她來說乒乓球在人生當中只排第3位,前兩位是健康和家庭。倪奶奶的日常訓練只有2個小時,沒有比賽就不會練球,因為不受傷最為重要,她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要擔負起女兒、妻子、母親的社會責任。
比賽之外,倪夏蓮還積極經營著自己的社交媒體,她吸引著眾多網友的關注,受到他們喜愛。視頻中她總是笑意盈盈,分享自己各種比賽經歷,巴黎奧運參賽的22個視頻已經擁有超1.9億的播放量。如今的她,回歸了對于生活、對于運動更加本真的熱愛,而身邊人的支持和對乒乓球的熱愛,更是幫助她穿越了“奧運”的時間周期。她說,“我是被愛推動著去打乒乓球的”。
倪夏蓮的3個愿望:能夠入選巴黎奧運會,能夠贏一輪,能夠跟孫穎莎打一場,如今這3個愿望都已經實現,倪奶奶的辛苦值了。當被問到是否還要繼續比賽,倪夏蓮坦誠說:“能不能打看天意,這個門不一定關,但也不一定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