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鄉創客”:和“村二代”生長在秦嶺北麓
發稿時間:2024-06-21 15:15:00 作者:焦敏龍 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焦敏龍)青年建筑設計師王繪婷2019年把工作陣地搬到了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栗峪口村,“逆行”到農村做一名“鄉創客”,經營一家咖啡店。但絕大多數進店消費者,并非當地村民。咖啡都賣給了來栗峪口村騎行的“摩友”,以及休閑度假的游客。
栗峪口村地處秦嶺北麓,一直是西安市摩托車愛好者喜歡的騎行地。鄰村蔡家坡村自2018年以來聯合西安美術學院舉辦了6屆關中忙罷藝術節,吸引了許多城市文藝青年到這里聚集,隨之而來的,是來栗峪口村的游客也越來越多。
王繪婷的咖啡店場地是從栗峪口村集體盤活的一座廢舊廠房,雇傭的店員都是村里的婦女。
眼下,栗峪口村因為鄉村文旅的良好發展,還迎來了幾名和王繪婷一樣有志于在鄉村創業的青年。一名擅長改裝摩托車的青年在當地經營著一家茶飲店;一名有墻繪技能的廣東女青年,與當地一名男青年結婚后,留在這里經營一家廣式茶餐廳。
這些集中連片的創客空間,已成為西安市近郊旅游的網紅打卡地。這些青年“鄉創客”也達成了共識:自己的創業之路,是一場與栗峪口村鄉村文旅發展的雙向奔赴。
他們從村里積極吸納了50多名村民就近務工。“鄉村振興,關鍵要看村集體經濟收入和群眾收入。”栗峪口村黨支部書記王利軍介紹,栗峪口村曾是貧困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幾千元。脫貧后,近兩年,村里以葡萄和獼猴桃種植產業為基礎,鄉村文旅產業為新增亮點發展經濟,每年到訪的游客有數十萬人。2022年村集體經濟純收入有10多萬元,2023年增加到62.5萬元,2023年村民人均純收入有23895元。“這樣的數據對俺村來說,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看到鄉村文旅發展的商機后,在周末和節假日的生意高峰期,栗峪口村一些土生土長的95后、00后主動到王繪婷等“鄉創客”空間務工。最近,王繪婷正幫助一名村里想創業的年輕人謀劃推出糖葫蘆創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