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善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國青年網

新聞

首頁 >> 即時新聞 >> 正文

與洪水搶時間,23名年輕人192小時的奮戰與堅守

發稿時間:2023-08-13 20:42:00 作者:尹希寧 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

  1997年,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水庫水位線曾創下歷史最高值461.19米。今年7月31日,這個數字變成了461.56米,超出汛限水位8米多。

  齋堂水庫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坐落在北京“母親河”永定河支流清水河上,設計洪水標準為100年一遇。受臺風“杜蘇芮”影響,自7月29日8時至8月3日8時,齋堂水庫入庫最大流量935立方米每秒,7月31日8時至8月2日8時3天的洪量達到7400萬立方米,接近100年一遇。

  在永定河支流清水河峽谷深處,有23名平均年齡30.5歲的年輕人在斷網、斷電、通訊中斷的情況下,與雨水正面較量,推遲大洪量泄洪,分級降低下泄洪水流量,為官廳山峽區間受困列車旅客和下游群眾轉移等工作創造條件。

  “前哨”失聯,“前哨兵”頂上

  齋堂水庫管理所清水水文站站長任國飛是一名90后,測量組是觀測洪水的“前哨兵”。7月30日下午,“前哨水文站”清水水文站接到巡視人員匯報稱上游突發洪水,任國飛根據預案與同事趕往水文站測流,并檢查測量設備安全。

  為了確保洪峰到來時測量出準確數據并及時回傳,任國飛和同事每隔十分鐘就觀測一次水位和流量,每隔半小時向齋堂水庫管理所匯報數據。

  7月31日上午,第一次洪峰到達,水流量已至可觀測值的最高點,200立方米每秒,任國飛和同事撤到距離纜道房觀測斷面約40米的辦公樓上。

  當天中午,齋堂水庫水位以每小時90厘米的速度上漲,直逼歷史最高水位。北京市永定河管理處齋堂水庫管理所所長劉波解釋,以現有水庫庫容為標準,水位上漲1厘米,就意味著有一萬立方米的水入庫,每小時90厘米的速度等于有90萬立方米的水進入水庫。

  趁著洪水稍微回落的空檔,任國飛和同事跑回纜道房搶救觀測儀器和資料。再次撤離到辦公樓后不久,任國飛看到纜道房已被洪水沖毀。

  與此同時,管理所也面臨著危機。根據上級指揮部的原有調令,為了給下游人員增加轉移時間,水庫要將出庫流量控制在150立方米每秒以內。

  正準備接新的提閘指令時,網絡斷了。管理所調度指揮組命令所有工作人員緊急轉移到大壩上的管理站,利用電臺、衛星電話反復呼叫指揮部,在微弱的信號中斷斷續續地匯報水位情況。

  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劉波說:“怕!但怕的不是個人生命安危,而是一旦水庫出現風險,給下游造成的巨大損失”。

  齋堂水庫建成于1974年,屬于土石壩,水位隨時可能漫頂。一旦垮壩,風險將難以估量。這一次,劉波接過衛星電話中的口頭調令,扛起了保證水庫運行安全的職責。

  而任國飛和同事與管理所失聯后,先后從清水水文站撤到辦公樓,又撤到清水鎮臨時活動中心、清水鎮政府。“看到自己曾經工作過的辦公樓被沖毀了,我就快哭了。”不過,他來不及考慮太多,就加入了志愿者的隊伍,在鎮政府內幫忙搭帳篷、搬物資,做力所能及的事。

  8月11日,北京市永定河管理處齋堂水庫管理所所長劉波再次來到大壩上查看水流情況。(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攝)

  危急時刻,逐級提閘攔洪

  “前哨水文站”失聯后,管理所成了整個水庫調度的“神經中樞”,根據水庫水位上漲情況反推出入庫流量,保證水庫運行安全的同時,攔蓄洪水,削弱洪峰。

  齋堂水庫管理所機閘組組長孫雪峰介紹,從2014年參加工作至今,他一直負責齋堂水庫機閘設施和備用電設備的維護,在日常的防汛演練中,已針對停電情況調動備用發電機和對講機完成提閘演練。

  此次強降雨來臨后,機閘組分成兩個小組,24小時分別駐守在齋堂水庫泄洪洞和溢洪道出口的值班室內,隨時接令調閘。

  8月1日凌晨,第二次洪峰襲來。劉波還記得,當時洪峰流量接近1000立方米每秒,水庫準備提閘時,停電了。管理所通過對講機給機閘組下達指令,啟用備用發電機,同時通過電臺呼叫屬地,隨時準備協調部隊支援人工提閘。

  孫雪峰向記者展示提閘期間齋堂水庫的水流。(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攝)

  “人工提閘很慢,很費力,兩人一組用手搖,搖一會兒就要換人。但凡有一個環節出現故障,閘門都提不起來。”劉波說,當天由于雨勢過大,抵達水庫的道路塌方,部隊無法到達提閘點。此時,管理所的搶險隊伍15名隊員也已經做好了準備。

  人工提閘準備好了,油又缺了。根據用油規定,管理所不能儲備過多柴油,備用發電機的油量占油箱的3/4左右,預計支撐發動機運轉6個小時。

  孫雪峰帶了一個瑜伽墊值守在值班室內,換班了就躺在瑜伽墊上休息。管理所指令下達后,孫雪峰和值班室同事就通過對講機傳達到溢洪道和泄洪洞的閘室,“不管白天還是深夜,只要一呼叫,肯定都能應答。”

  孫雪峰粗略統計了一下,7月31日8時至8月2日3天的洪水中,在備用發電機的作業下一共完成了20多次提閘。8月1日半夜到凌晨4點左右是最頻繁的時候,每10分鐘就要提一次閘,“那一夜是沒合眼”。

  “面對這種情況,咱能想到的、該做的都做了,每個環節都很給力,關鍵時刻都沒出問題。”劉波說,備用發動機撐到了補給到達的時候,行洪安全保住了。

  堅守離不開每顆“螺絲釘”的堅持

  如今再看齋堂水庫,水面幾乎是平靜的,在管理所工作人員眼里,水庫仿佛“綠寶石”。但轉過身,大壩的另一側有一個大坑,那是泄洪時水流沖刷的痕跡。

  8月11日,齋堂水庫大壩下,水流將地面沖刷出大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攝)

  8月11日,孫雪峰站在大壩旁的閘室向記者展示了強降雨期間提閘后的水庫視頻,水流從泄洪洞涌出,大壩下的植被瞬間淹沒。如今,水庫水位線已較洪峰時期下降了8米多。

  強降雨期間,齋堂水庫不僅經歷了通訊中斷、斷電的危機,還面臨著食材不足的困難。用劉波的話說,是“一天三頓飯改兩頓,自助餐改打飯”。

  管理所年紀最小的工作人員曾升一對此再清楚不過。2020年,曾升一來到齋堂水庫,成為管理所的后勤保障人員,負責協調所里的用車、食堂備菜等。

  聽說水庫周圍多處道路坍塌后,曾升一查看了飯堂儲存的食材,只夠全體員工兩天的用量。和領導報備后,她叫上采購司機到附近的菜店買回了方便面、米、面包等食材,“連土豆都只剩下發芽的,有什么就買什么了”。

  以往,管理所的正餐按照主食、湯,外加四道菜的配備供應。斷電后,廚師只能利用儲備的食材炒兩個菜,每天10時和16時開餐供應。

  食材短缺的情況持續到8月6日。前往水庫的道路搶通后,永定河管理處主任陶海軍和同事開了4個多小時的車,拉來了補給物資。

  8月9日,北京市防汛救災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通報,門頭溝山區基本恢復供電,通訊也能滿足受災群眾基本需求。

  不過,水務人的防汛搶修工作還遠未結束。接下來,這群水務青年還將接過修復損毀設備、核實水流數據等任務,依托這次192小時的抗洪經驗,做到更好的奮戰與堅守。

責任編輯:張毅
 
百家乐如何稳赢| 玩百家乐官网去哪个平台好| 百家乐官网三跳| 游戏机百家乐的技巧| 赌场百家乐破解| 大发888真钱客户端| 新葡京娱乐城怎么样| 百家乐官网稳中一注法| 网上百家乐官网作| 时时博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怎样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娱乐城送18| 百家乐官网的胜算法| 百家乐官网游戏下裁| 澳门赌百家乐能赢钱吗| 大发888网页版登录| 真人百家乐官网平台下载| 新葡京百家乐现金网| 威尼斯人娱乐城真钱赌博| 百家乐官网庄闲和概率| 网上百家乐网站导航| 大发888战神娱乐| 正规百家乐官网游戏下载| 百家乐娱乐城优惠| 威尼斯人娱乐城代理加盟| 百家乐官网太阳城怎么样| 澳门百家乐打法百家乐破解方法| 六合彩现场开奖| 利澳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防伪百家乐筹码币套装| 外围赌球软件| 网络百家乐官网的信誉| 博彩网百家乐全讯网| 百家乐官网电子路单破解| 百家乐网站制作| 皇冠现金网娱乐城| 利记百家乐现金网| 足球改单平| 方形百家乐官网筹码| 全讯网qx1860| 澳门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