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劉胤衡)成都大運會執委會體育競賽部(反興奮劑部)專職副部長、成都市體育局副局長陳志近日對記者表示,成都將以辦大運會為契機,推動世界賽事名城建設,力爭今年實現體育產業增速超15%。
7月29日下午,成都大運會城市宣傳系列新聞發布會(第15場)“運動成都——世界賽事名城建設”專場在成都大運會主新聞中心舉行。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劉胤衡/攝
陳志表示,成都大運會是黨的二十大后國內舉辦的首個世界級大型體育賽事,也是中國西部地區首次承辦的綜合性國際體育賽事,必將成為成都體育發展史上的重要標志,對成都建設世界賽事名城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籌辦成都大運會的過程中,成都體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陳志介紹,成都新建改建大運場館49座,在其中22個場館打造智慧場館運行管理平臺。近年來,成都新建改造達到省級以上標準的體育公園22個,打造社區運動角示范項目200余處、天府綠道健身新空間400余個,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服務市民健身年均超460萬人次。
成都目前還在全力籌備2024年湯尤杯、2025年世界運動會,并積極對接國際體育組織和全國單項體育協會,爭取引進更多賽事。
另外,成都還將大力推進“家門口”運動設施建設,加快構建以社區級公共體育設施為主體,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的社區運動角為補充的“家門口”運動設施體系,打造一批多功能體育公園,力爭到2025年末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6平方米以上。深化“體教融合”,推動校園特色體育項目建設,學生體質合格率提升至97.8%。
據悉,近年來,成都全方位推動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獲得多個國際體育組織授予的“黃金主辦城市”“卓越貢獻城市”等榮譽,體育賽事全球影響力躍居全球第28位,進入中國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