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陜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并發表主旨講話,就新時代應該如何構建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深刻闡明中方立場,并著眼六國合作的長遠發展,提出系列倡議主張,宣布多項務實舉措,全面規劃中國-中亞合作的行動方向。
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形勢千變萬化,機遇挑戰并存、風險隱患疊加,迫切需要穩定和諧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為各國人民提供堅強后盾,為世界和平提供重要保障。
互幫互助,構建守望相助、團結互信的共同體。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地區和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周邊的團結和幫助。要建立互幫互助、互聯互通的合作機制,在建設、發展、安全、文明等各個領域深化聯系,借助各方的長處和優勢,補齊自身的不足和短板,積極、主動、共同應對風險。同時,在涉及主權獨立、民族尊嚴、長遠發展等核心利益問題上,各方要站在充分尊重、解決問題的角度,給予彼此明確、有力支持。
共同發展,構建合作共贏、相互成就的共同體。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去年中國與中亞五國貿易額達70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今年一季度,中國與中亞五國貿易額達178億美元,同比增長22%。合作共贏是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要持續拓展經貿關系、擴大能源合作、推進綠色發展、提升發展能力,搭建更多合作平臺。支持口岸開放、交通建設、創新創造,出臺更多貿易便利化舉措,并針對性開展結對幫扶、技術幫帶,推動各方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維護安全,構建遠離沖突、永沐和平的共同體。安全是建設發展的根本前提,如果沒有和平安全的內外部環境,一切都是“空中樓閣”。要從維護地區和平安全出發,共同踐行全球安全倡議,加強執法安全和防務能力建設,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科技創新,提升防御能力和軍事能力。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地區國家內政、策動“顏色革命”,堅決打擊破壞和平安全的人和事,保持對“三股勢力”零容忍,著力破解地區安全困境,加快走出一條“聯防、聯治、聯享”的合作新路。
世代友好,構建相知相親、同心同德的共同體。千百年來,中國同中亞各族人民一道推動了絲綢之路的興起和繁榮,為世界文明交流交融、豐富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要踐行全球文明倡議,牢固樹立“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不將自己的價值觀和模式強加于人,不搞意識形態對抗。充分尊重文明的多樣性,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為各方人民相互往來、溝通交流、增進情誼搭建“橋梁”,切實筑牢中國同中亞國家人民世代友好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