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構建新安全格局,為中國式現代化護航
發稿時間:2023-03-20 19:09:00 作者:漆秋豆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強調:“要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會治理體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安全是發展的條件,二者相互支撐、互為促進。發展與安全是“一體兩翼”,高質量發展與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總體要求彼此呼應,共同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支撐條件。新形勢下,我們必須構建新安全格局,為中國式現代化護航。
增強憂患意識。“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這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精神特質,也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基本經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就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越是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是需要增強憂患意識,努力把保障國家安全各項工作抓實抓牢抓好,將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堅持系統思維。國家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樹立大局觀、全局觀、整體觀,充分重視各領域安全,不能顧此失彼、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要強化系統思維、辯證思維,全面把握、整體謀劃、協調推進,實現各方面安全統籌治理、良性互動、共同鞏固。要用動態的眼光、發展的眼光、可持續的眼光去把握安全,科學研判“時”與“勢”,辯證把握“危”與“機”,從全球的視野和時代的高度去塑造安全。
做到內外兼修。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兼顧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自身安全與共同安全,對新時期我國拓展內外事業起到了重要的銜接作用,為科學有效處理內外安全關系、應對一系列密切關聯的內外威脅和挑戰、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提供了全新的理論指導。在內部安全上,要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等。在外部安全上,要趨利避害、剛柔并濟。在國家核心利益、民族尊嚴問題上,要堅持獨立自主、決不退讓,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把各個方面、各個地區維護國家安全的力量統籌起來,我們定能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