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把糧食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發稿時間:2023-03-20 18:57:00 作者:楊陽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今年的兩會上,糧食安全是代表委員們關心、熱議的話題。加快種子庫建設,擴大高標準農田規模,發展科技農業、現代化農業,培養更多的農技人才……一份份真誠的議案和建議,聚焦糧食安全,聚焦鄉村振興。中國是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無論到什么時候,糧食安全都是國之大者、民生之本,是國家穩定安全的根本。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2022年,我國糧食產量已經取得“十九連豐”,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夯實了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基礎優勢。
要“嚴”字當頭,堅守耕地紅線。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一些地區為了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在耕地上建養殖場、種花卉果木、挖湖造景等。從長遠發展來看,這些都是威脅糧食安全的隱憂。耕地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命根子”,我們要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全面壓實耕地保護責任,持續強化“長牙齒”的政策舉措,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為糧食豐收、經濟穩定和國家總體安全筑牢根基。同時,還要堅持多措并舉,充分發揮大數據、衛星監測等先進技術作用,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為建設1億畝高標準農田匯聚多元力量。
要凝聚動能,推進種業振興。糧安天下,種為糧先。種源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要下定決心大力推進種業振興,筑牢國家糧食安全屏障。立足新發展階段,要通過加快種質資源保護體系建設,補齊種子品種質量和育種技術短板,加強防范種業“卡脖子”風險,持續完善種業政策支持體系等方式,集中力量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控風險,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
要強化引領,樹牢節約意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加快完善可操作、可持續的糧食節約行動方案,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加快建立符合節糧減損要求的糧食全產業鏈標準,制定促進糧食節約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抓好節約型社會建設,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工作生活方式。深入開展“光盤”等糧食節約行動,增強全民節約意識,反對奢侈浪費和過度消費。充分發揮媒體優勢,做好宣傳引導工作,引領帶動社會各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為保護國家糧食安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