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11月30日至12月1日,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攜手中國圖書館學會公共圖書館分會和廣州圖書館,共同舉辦“2022紀實影像照見未來”系列活動。
活動分為“圖書館紀實影音文獻建設的發展與創新”主題研討會以及“我們的文化記憶”主題紀錄片展映,在線上舉辦,通過國家圖書館、廣州圖書館官方自媒體賬號進行多平臺直播。
“圖書館紀實影音文獻建設的發展與創新”主題研討會海報 活動主辦方供圖
研討會分為三場,第一場主題為“紀實影音資源建設:LAM領域的探索與前景”,LAM指的是圖書館、檔案館和博物館(Library、Archive、Museum)。紀實影音資源因其對現實的記錄和反映,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文獻價值,所以成為LAM領域關注和收藏的對象。
與會嘉賓分別以“從圖書館記憶功能談影音館藏建設”“電影文化遺產的再價值化”“上海音像資料館特色影像資源庫的構建與社會化應用”“美術館的影像藝術收藏及分享”為題進行發言。
第二場研討會主題為“紀實影音與文化記憶:通過紀實影音構建與保存集體記憶”。與會嘉賓分別以“紀錄片的文獻史料價值”“中國記憶項目十年回顧”“節日影像志與史詩百部工程介紹”“影音文獻收藏與展示的邏輯”為題發言,共議紀實影音文獻的史料價值,分享以紀實影音文獻為手段保存集體記憶的實踐經驗。
第三場研討會主題為“紀實影音文獻的價值實現:社會教育、創作傳播與公共服務”。與會嘉賓以“紀錄片——最好的影視教科書”“從紀錄電影《零零后》來看紀實影像的教育價值”“新媒體文化類紀錄片創作與傳播”“廣州圖書館紀錄片館藏和公共文化服務實踐”為題發言。
12月1日下午,“我們的文化記憶”主題紀錄片展映舉辦,聚焦“圖書館”和“中國節日”兩個領域,展映《口述國圖》《中國節日影像志》《風正帆懸——口述廣圖四十年》等3部紀錄片。
國家圖書館于2012年啟動中國記憶項目,進行口述文獻、影像文獻等新類型文獻的采集、收藏與服務;并且積極地參與到紀錄片的收藏、交流與傳播之中,與社會機構合作共同主辦了包括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單元、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影像展、中國民族志紀錄片學術展等多個紀錄片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