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重慶8月23日電(記者 安俐 楊逸凡)橫跨嘉陵江的千廝門大橋、穿樓而過的李子壩輕軌、保留山城獨特印記的十八梯......在短視頻平臺上,重慶被稱作是一個“魔幻城市”,這里的人指路沒有“東南西北”只有“上下左右”,這里的建筑建在山上,你以為自己在八樓,出了門發現還是在一樓。
重慶渝中區較場口消防救援站指導員李佰特記得,從2016年開始,來重慶的游客多了起來。“短視頻平臺上,重慶的“魔幻”景觀屢屢刷屏短視頻。游客多了,我們在消防保障工作上就要更加細致。”
重慶市渝中區較場口消防救援站位于較場口新民街。轄區內,有著全亞洲最復雜的地下交通網絡和全國高層建筑密度最高的區域,再加上十余個全國知名的網紅景點,挑戰重重。
重慶市渝中區較場口消防救援站消防員執行解放碑跨年夜安保任務。資料圖
霓虹燈下的解放碑核心區游人如織。今年跨年夜前夕,渝中區較場口消防救援站接到任務,跨年夜當晚,解放碑有跨年鐘聲倒計時活動,這意味著消防員們要參與到前置備勤和消防安保中去,他們還提前制定了幾套應急預案,以便及時應對一切可能觸發的險情。華燈初上,消防警燈閃爍,新年的鐘聲敲響前,較場口消防救援站消防員姚潤提前來到前置備勤點,人群摩肩接踵,他卻無心看“風景”。檢查附近商場內、廣場上消防設施設備,在臨時指揮中心隨時待命,應對突發狀況......凌晨,人群散去,姚潤和隊友們方才撤離。天亮后,新一批消防員將繼續值守。
堅守一線,是這片繁華街區的守護者們,最獨特的跨年方式。
在同樣游人如織的重慶磁器口古鎮,每逢節假日,重慶市沙坪壩區磁器口消防救援站站長、二級指揮員張海洋都會帶領隊員們在街上巡查是否有火情風險。
重慶市沙坪壩區磁器口消防救援站站長、二級指揮員張海洋。資料圖
有著千年歷史的磁器口古鎮不僅是4A級景區,還有眾多珍貴的文物古建筑。古鎮建筑易燃,游客眾多,流動性大。每到春節,對于消防員來說就是最緊張的時刻,張海洋已經連續19年沒在家里過年了,每年,他都和隊友們穿著戰斗服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
煙花禁放之前,除夕夜的火警尤其多。經常是飯菜剛端上桌,火警就響起來,往往出完一次警在返程途中,又接到新的警情。一晚上出警多次,一頓年夜飯總也吃不完,最后歸隊時已是清晨。張海洋記得,有一次清水門附近的居民樓失火,他率領消防員來到現場,先阻截火勢,防止蔓延,再指揮滅火。只見一位老人在警戒線外焦急地大哭:“還有幾萬元現金在家里,這是我一輩子的積蓄啊!”張海洋趕緊穩定老人情緒,問清現金在哪個位置,判斷了火勢后,沖進火場將老人的積蓄搶救了出來。另一次磁器口居民房失火時,他又冒著生命危險從火場里搬出了正在燃燒,隨時可能爆炸的煤氣罐,居民們當場為消防員集體鼓掌以表感謝。“看到他們這身深藍或橙色的制服,我們就感到安心。”古鎮老居民陳敏清說。
紓民之憂 他們練就“十八般武藝”
重慶渝中區較場口消防救援站始建于1920年,至今已有101年的歷史,是一支歷經重慶大轟炸洗禮,承載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參戰榮光的英雄隊伍。純正的紅色基因,鑄就了這支有別于其他消防隊伍的強大戰斗力。從對越自衛反擊戰到汶川抗震救災,從日常滅火搶險救援到安全保衛任務,在任何時候,只要黨和人民有需要,較場口消防員總是責無旁貸,勇往直前。
重慶市渝中區較場口消防救援站消防員組織黨史學習。資料圖
傳承紅色基因,他們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練就“十八般武藝”。在2021年的全國消防行業職業技能大賽重慶選拔賽賽場上,31歲的阮洋洋一舉斬獲百米消防障礙板操、攻堅技巧模塊兩個第一。
24歲的程潛去年剛剛加入該站,被隊友們稱做“活地圖”。工作之余,他細致走訪了轄區的每一個角落,了解每一處消防栓和供水設施的位置,并親手繪制多份轄區圖。圖上,每一處拐角,每一個門牌號都清楚標記,以便在發生火情時,能夠迅速找到火情發生位置以及附近供水點。
繁華背后,也常有驚險時刻。2021年,“5·20”怡景大廈、“12·3”窗簾批發市場等重大滅火戰斗中,渝中較場口消防支隊的消防員們沖鋒在前。火場里,黑煙滾滾,能見度不足1米,只能看到隊友的背影。頂著高溫,他們深入火場,摸索起火點,一舉撲滅。從火場中走出,看看身邊的隊友,發現大家都被煙熏成了“黑人”,摘下面罩,咧嘴一笑,整張臉幾乎只有牙齒是白的,甚至頭盔都因被火場高溫而燒癟,但他們卻說:“火場里顧不得害怕、恐懼,心里只會想著怎么救人、滅火。”
除了赴湯蹈火,更多的是解民憂、干實事。沙坪壩區磁器口消防救援站所負責的轄區內老舊建筑多,一棟挨著一棟,兩棟房子之間往往有縫隙,時常會發生小動物被卡在墻縫之間。救小貓小狗也是消防員們的日常,張海洋和隊友們鑿墻、取磚,從狹小的夾縫中將小動物溫柔地抱出,“感謝對小動物的關愛!”收到這樣的感謝信時,張海洋也不會覺得“大材小用”,在他看來,這些日常小事也是必須的,涉及到老百姓的事情無小事。
重慶市沙坪壩區磁器口消防救援站站長、二級指揮員張海洋。資料圖
張海洋經常說消防員是個很神圣的職業,不是因為自己有多偉大,都是因為消防員這三個字自帶榮譽光環。“這些是一次次滅火救援戰斗中,那些犧牲的救火英雄換來的,也是群眾給的,萬分珍貴。”激勵自己做得更好,才配得上這身帥氣的“火焰藍”制服和“逆行者”的稱號。
他們見過這座城市的絢爛,也見過那些深夜里的無助,生命的脆弱。攬人間百態,體會世事無常。守護人間煙火、守護都市的日與夜,這些繁華背后的守護者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