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日前,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之際,為期兩天的首屆北大紅樓與偉大建黨精神學術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北大紅樓舉辦。
7月1日,首屆北大紅樓與偉大建黨精神學術研討會現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攝)
一百多年前,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魯迅等進步青年在北大紅樓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進步思想,北大紅樓也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重要營壘,五四運動策源地和中國共產黨重要發祥地之一。
如今,北大紅樓不但成為青年人學習黨史的“打卡地”,也成為學者專家研究黨史的重要資源。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指出,202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首次得到提煉,并寫入了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此次研討會以偉大建黨精神、早期馬克思主義傳播、中國共產黨的孕育等為議題,開展深入探討,有助于深刻認識偉大建黨精神的豐富內涵,深刻認識北大紅樓在建黨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更加充分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為。” 李大釗之孫李宏塔回憶,已從事青年工作多年的他,在組織上征求安排意見時,毅然選擇了安徽省民政廳,給老百姓多辦實事、好事。李宏塔也是七一勛章獲得者,他認為,“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是祖父李大釗一生奮斗的真實寫照。如今在新的時代,則應敢擔當善作為,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埋頭苦干。
7月1日,首屆北大紅樓與偉大建黨精神學術研討會在北大紅樓舉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攝)
近年來,北京市已通過多種形式用好紅色資源,傳播紅色文化。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莫高義介紹,北京市統籌謀劃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保護傳承利用,成立中國共產黨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服務保障約170萬觀眾現場參觀學習。同時,積極搭建北大紅樓發展的學術平臺,推出高校思政大課堂,建設中小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基地,在開展黨史教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介紹,此次論壇匯集了多個學科領域的領軍者,從歷史內涵、實踐意義和現實啟迪上,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剖析了北大紅樓與偉大建黨精神的內在聯系,提出了很多值得深思借鑒的學術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