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通化2月13日電 (蒼雁 孫博妍)正月初二回娘家是中國人延傳多年的習俗。這一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和愛人一起回家看望父母。曹秀杭的大年初二,卻無法回家。
曹秀杭的手部過敏起了濕疹。曹秀杭供圖
曹秀杭在進入隔離病房前做手部護理,她用紙巾輕輕覆在手上,再戴上手套。“手過敏了,起了不少濕疹。”曹秀杭輕描淡寫地和中新網記者說。
作為通化市中心醫院中醫科護士,34歲的曹秀杭在通化暴發疫情之初,便在核酸急救組,此后轉入隔離病房。
曹秀杭在隔離病房為患者剪發。曹秀杭供圖
截至2月12日24時,通化市在院治療確診病例99例,現有無癥狀感染者3例。曹秀杭負責四個病房的11名患者,均病情向好。
準確地說,曹秀杭已經一個月沒有回家了。雖然與家人同在一座城市,但她的新年是在新冠病房中度過的。
郭龍飛在做志愿服務。郭龍飛供圖
為了安撫6歲的女兒,曹秀杭只能休息時在網上下單,給女兒買紅色的衣服和漂亮的糖果。“有虧欠,想安慰她。”
郭龍飛的“虧欠”已有所償。分別月余,郭龍飛在除夕那天為爺爺奶奶做了年夜飯,包了餃子,還特意給爺爺做了一個蛋糕。
宋淼為居民扔垃圾。宋淼供圖
這是這位“00后”志愿者疫情以來最溫情的時刻。“戰疫”整一個月,郭龍飛先后在通化市東昌區7個社區志愿服務,建立起多個優秀的“青年志愿者”團隊。
團隊中,有40%是“00后”志愿者。郭龍飛覺得他們在疫情中理應是“先鋒隊”。“我們年輕,有精力,守家鄉當然要沖在前面。”郭龍飛說,他們會隨時聽從召喚:召必來,戰必勝。
34歲的宋淼,在大年初二一直在微信群里給轄區居民拜年。宋淼是通化市東昌區民主街民強社區副書記,轉運、消殺、采買、配送,宋淼的日常格外繁忙。
宋淼要為隔離居民貼福字 蒼雁 攝
新年里,宋淼和社區工作人員專門為隔離的居民貼了春聯,“好好過年,有年味”是宋淼當下的心愿。
宋淼的父母是通化市城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工人,也在防疫一線,只有八旬的姥姥獨留家中。“她對我們又支持又牽掛。”宋淼心存遺憾,她沒有時間陪伴姥姥。
曹秀杭也是有遺憾的。原想在除夕夜時,護理小組的護士們要合影留念。“工作忙起來就忘了,好在總會有患者出院的好消息。”曹秀杭希望疫情的“霾”早些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