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金華園社區,23歲的青年志愿者郭佳因為做志愿服務,成為居民最熟悉的人之一。
“你們的經驗很好,真正體現了行勝于言。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各族群眾要一起努力,志愿者要充分發揮作用,謝謝你們的努力和貢獻。”今年6月8日,郭佳有幸在社區志愿服務的現場,聆聽在此視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對社區志愿者的評價,她備受鼓舞,心中充滿力量。
身為王蘭花熱心小組的一名專職志愿者,總書記的鼓勵讓這名95后社區志愿者暗下決心,今后的服務水平要更上一層樓。
投身社區舞臺 做基層群眾的服務者
受益于生源地助學貸款,踏入大學校門后,來自吳忠的郭佳就加入了學校的志愿服務隊。
2019年大學畢業后,郭佳主動申請加入家鄉首個社區志愿服務組織——王蘭花熱心小組,這是吳忠市利通區第一個以個人姓名命名的志愿者服務組織。同年9月,她成為該小組的一名專職實習生與專職志愿者。
短短一年里,郭佳的志愿服務搞得有聲有色。她參與過“文明勸導”“共享陽光、蘭花助老”“共享陽光、蘭花助殘”等各類志愿服務。
同為95后的田野去年剛剛走出大學校門,成為一名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于銀川市金鳳區上海西路街道大閱城黨群活動服務中心。
作為銀川市建成區面積最大的商業綜合體,大閱城的綜治工作面臨不小挑戰。今年2月1日,大閱城9號公寓出現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不能讓疫情在我們的家園肆虐。”瞞著家人,田野毅然進入隔離區。
隔離區的工作強度,遠遠超乎田野的想象。每天消毒、給業主送飯、送物、安撫情緒、發放物資、協調酒店……事無巨細,身強力壯的田野常常“跑得上氣不接下氣,衣服浸濕了沒法換,連水都喝不上一口”。
在大家的齊心努力下,疫情好轉,小區解封,田野欣喜地發現,小區里志愿服務蔚然成風,志愿者比以前多了不少。
投身脫貧攻堅 做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參與者
在吳忠市同心縣,楊睿是一名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于貧困人口較多的馬高莊鄉。2018年大學畢業后,她就在同心縣投入到脫貧攻堅的工作中。當年冬天,她和40名小伙伴接到了全縣危房危窯清零行動的工作任務,白天進村入戶對住房主體結構、外觀及周邊環境等進行現場核查,晚上整理匯總核查認定信息,建立電子臺賬,為危房危窯改造做前期基礎摸排工作。他們克服嚴寒雨雪,連續奮戰1個多月,高標準完成了全縣2.7萬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住房核查認定工作。
在同心縣,扶貧車間是移民村解決貧困家庭就業的重要渠道。楊睿和其他志愿者還擔負著扶貧車間的日常管理、招工、宣傳、活動組織等工作。當了解到當地一些婦女因為要照顧孩子而放棄扶貧車間工作的情況后,在團同心縣委支持下,楊睿和同伴還實施了“小方桌——用愛托起孩子的夢”公益項目,解決孩子在放學之后、車間工人下班前這段時間的管理真空問題。
投身生態文明建設 做綠水青山的守護者
出生于工業重鎮石嘴山,28歲的王宇簫見證了工業發展帶來的“后遺癥”,自上大學開始,他便在生態環保領域謀劃實施服務項目。2014年,他策劃的守衛塞上湖城項目開始實施,吸引了一大批熱心人士參與,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如今,王宇簫已成長為寧夏生態文明促進會副會長。
守衛塞上湖城項目借助衛星地圖、申請信息公開、收集和分析數據等方式,篩選問題企業和收集排污證據;還通過現場察看工廠河流,尋訪當地居民、企業,使用無人機等手段,發現企業和河流問題。“針對多元化水污染,倡導‘人人都是河流衛士,做河流的守護者’,推動了民間河長制的形成;此外,還建立了民間與政府的溝通機制,優化問題解決方案。”王宇簫說。
過去6年間,該項目已經建立起4地市的黃河護衛隊;建立寧夏黃河排污數據庫;累計調研26條河流,巡查800多公里,發現50多個污染點,推動17個環境問題解決,推動銀川市4條黑臭水體的治理。
制度化專業化項目化 推動志愿服務提質增效
2019年9月,在團寧夏區委推動下,《寧夏回族自治區志愿服務條例》正式施行。“有制度支撐,志愿者招募程序清晰、管理規范、保障有力,組織者更有底氣了,志愿者積極性也更高了。”團中衛市中寧縣委書記劉文霞說。
在寧夏,近年來,團寧夏區委結合實際,還先后制定了《寧夏大型活動志愿者招募管理辦法》《寧夏西部計劃志愿者考核管理辦法》《寧夏防疫志愿者服務規范》等制度規范。
為打造專業志愿服務團隊,團寧夏區委結合不同的志愿服務領域,先后成立寧夏禁毒志愿者總隊、寧夏環保志愿服務隊、寧夏助殘志愿服務總隊、“河小志湖小愿”節水護水志愿服務隊等一批專業志愿服務隊伍;推廣“社會工作者+志愿者”協作模式,動員持證社工加入志愿者隊伍。
寧夏用項目化扶持青年志愿服務組織發展,連續舉辦4屆寧夏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來自全區230余家單位和社會組織的700多個志愿服務項目參賽,共評選出87個獲獎項目,籌集經費97.5萬元,對獲獎項目給予經費支持;同時,推薦64個優秀項目參加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獲得9個金獎、44個銀獎,4個項目被評為首批全國志愿服務示范項目。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富春 王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