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19日電(通訊員 李季春 高飛 顏子鈞 記者 徐彩俠)2020年春運期間,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沈陽動車段動態監測車間日均檢索動車組1000余組,較平時增加300余組。
負責這段動態監測車間的是5T女子作業組,該組成立于2018年3月,23名女職工,平均年齡不到24歲,是全路第一個動車組女子動態監測作業組。
5T女子作業組成員在檢修動車。宮文波攝
5T女子作業組擔負著哈大、京承、長琿等干線17套動車組運行故障動態圖像檢測系統、動車組滾動軸承故障軌邊聲學診斷系統等檢索分析、報警信息傳遞和故障跟蹤任務。
從凌晨4時30分第一組動車組始發,到凌晨1時最后一組動車組入庫,平均每分鐘就有1至2列動車組通過,每人每班檢索作業平均達到150余次,每次作業需要5至8分鐘。
“轉向架是動車組‘七梁八柱’中的核心部位,我們運用科技手段,把運行中動車組轉向架的狀態通過數據傳輸,在電腦上呈現圖像,再進行故障判斷和查找。這可是個精細活兒,就像醫院大夫看X光片一樣。”職工孫曉琳用生動的語言,揭開了5T班組的“神秘面紗”。
電腦上呈現的黑白平面圖像和動車組的實際狀態相差甚遠,要想通過檢索圖像分析,精準判斷車下部件狀態,就要把動車組轉向架的每一個零部件,清晰地刻在腦子里。
5T女子作業組成員在認真工作。宮文波攝
想要練就檢測真功夫,就要下一番苦功夫。5T女子作業組成員不僅對理論知識“滾瓜爛熟”,工余時間還定期到檢修現場學習動車組轉向架構造,了解各部位作用、常見故障等,通過默畫構造來加深印象。
她們結合班組成員特點,總結出了“五個一”技能提升法,即:參考圖像每天一張、案例剖析每天一學、總結提高每班一會、業務補強每周一考、夯實基礎每月一訓。通過不間斷強化學習,逐人通過模擬考試,人人練就了一副“火眼金睛”。
春運開始后,“巾幗班組”職工24小時輪班值崗,長時間盯著電腦屏幕作業,眼睛酸、背生疼、肚子餓是常有的事兒,段里給班組配備的“三件寶”——眼保儀、咖啡和酸奶發揮了大作用。
作業組成員休息時在用眼保儀。宮文波攝
為確保高鐵和旅客列車安全萬無一失,她們嚴格執行作業標準化,總結出日常作業法、冰雪天氣作業法等,并對作業者鼠標軌跡進行復查,避免出現漏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