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天津9月1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何明)今天上午,2019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以下簡稱“網安周”)開幕。作為網安周的重要活動之一,為滿足人民群眾在中秋假期的參觀愿望,2019國家網絡安全博覽會(以下簡稱“博覽會”)已于9月14日提前向公眾開放,持續至9月20日。展示面積2.3萬平米,參展單位達110余家,規模及參展單位數量均達歷屆之最。
今年的博覽會有哪些看點?中央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一級巡視員兼副局長楊春艷在9月15日的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向記者介紹了整體情況。
博覽會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網絡安全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示各部門、各地方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落實《網絡安全法》完善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和數據安全管理,創新網絡安全技術、產品和服務方面的主要進展和成效。
黨中央高度重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工作。中央網信委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作出專門部署,《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正抓緊研究制定。通信、能源、交通、金融等行業主管部門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建立健全網絡安全責任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從制度機制、標準規范、教育培訓、手段建設、技術創新等方面提升安全保護能力。本次博覽會有企業展示了系統化防護方案,一體化網絡安全仿真驗證環境,高可靠自主研發芯片,行業級統一密碼服務體系等方面取得的進展。
為落實《網絡安全法》,印發了《國家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不斷健全國家網絡安全應急工作機制,加強監測預警通報,提高網絡安全事件預防能力和應對處置能力。博覽會有企業展示了網絡安全威脅情報庫、安全態勢感知系統、攻擊檢測與防御系統、應急響應系統等能力建設成果,還有適應不同行業需求的、定制化的應急協調聯動平臺,體現了以智能化、云化等構建網絡安全應急體系的新思路。
針對當前App強制授權、過度索權,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違法違規使用個人信息等數據安全問題,楊春艷介紹到,中央網信辦起草了《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個人信息出境安全評估辦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移動互聯網應用(App)收集個人信息基本規范》等系列制度文件,已公開征求意見。本次博覽會展示了App個人信息保護專項治理工作成果,包括近600款App違法違規使用個人信息評估和處理情況。
當前,我國網絡安全技術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產業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0%以上,增速領跑全球。組織實施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網絡空間安全”重點專項,啟動了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力爭到2030年在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國家網絡空間安全、大數據等16個重點方向率先突破。本次博覽會展示了龍芯、飛騰、申威、兆芯、鯤鵬、海光等芯片產品,以及一些企業自主研發的成果在電信、金融、教育、衛生健康、交通等行業的應用。
近年來,網絡安全學科、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和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指導網絡安全專項基金獎勵網絡安全先進典型人才,印發《關于規范促進網絡安全競賽活動的通知》,多方面加大人才培養力度。而16日上午的開幕式上將宣布網絡安全優秀教師獎獲獎名單和第二批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高校名單,正是對人才培養成果的集中展示。
此外,許多網絡安全企業、機構積極打造網絡安全知識普及和防護技能培訓項目,寓教于樂,在本次博覽會專門開辟的3000平米互動體驗專區中集中展示了14項體驗項目。廣大群眾在博覽會現場參與“網絡安全知識闖關”活動,登陸網安周官微平臺聽取博覽會智能語音講解,隨時隨地獲取網絡安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