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于2019年5月6日至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本屆峰會以“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為主題,是我國信息化發展政策發布平臺、電子政務和數字經濟發展成果展示平臺、數字中國建設理論經驗和實踐交流平臺、匯聚全球力量助推數字中國建設的合作平臺。
以本屆峰會為契機,人民網福建頻道特別策劃“解讀數字福建”大型系列訪談,邀請相關部門、企業嘉賓,暢聊數字福建的舉措和成果,展現數字福建建設的突出成就,展望數字中國。本期訪談嘉賓為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東南肝膽健康大數據研究所所長助理陳振偉,敬請關注。
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東南肝膽健康大數據研究所所長助理陳振偉做客人民網演播室
主持人: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是全國肝病和肝癌大數據聯盟的建設單位,能否先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聯盟?
陳振偉: 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基礎是大規模的數據資源,但是目前醫療領域存在數據孤島問題,制約了新技術在醫療領域的運用和發展。福建是肝病的高發區,吳孟超院士是咱們閩清人,一直心系家鄉的肝病防治事業,如何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提升肝病診療能力,也是吳老一直在思考的。因此以福州建設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為契機,吳孟超院士發起成立全國肝病和肝癌大數據聯盟,目標是將全國的肝病和肝癌大數據匯聚到福州,并建設大數據平臺,為大數據人工智能在肝病和肝癌領域的應用打下基礎。目前聯盟已經與海軍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國內主要肝病醫學中心達成合作共識。
主持人:基于這個肝病和肝癌大數據聯盟而開展的肝病和肝癌大數據平臺建設,目前進展到什么進度,取得了哪些成果?
陳振偉: 我們在平臺數據匯聚過程中,也面臨醫療領域數據不標準、不規范、融合困難等問題,可以總結為“標準孤島”,與“數據孤島”相比,這個問題更需要醫生的參與。目前行業內主流的做法就是建立統一的標準,為此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牽頭編制國內首個“原發性肝癌臨床標準數據集”專家共識草案,草案經過國內3名院士及20名領域內專家評審,也申報福建省地方標準,有了這個標準,將來就有望能解決肝癌領域的數據融合問題。同時基于這個標準,通過對標美國國家癌癥數據庫(NCDB)等國際權威數據庫,設計數據治理標準化處理流程,匯聚了來自海軍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及福建省88家肝病醫聯體單位的數據,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肝病和肝癌大數據平臺”,其中肝癌病例6.2萬例,肝病病例62萬例,數據差錯率低于5‰。
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東南肝膽健康大數據研究所所長助理陳振偉接受專訪
主持人: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即將舉行,緊跟數字化浪潮,肝病和肝癌大數據平臺將涌現出哪些普惠百姓的成果?
陳振偉: 今年,在肝病和肝癌大數據平臺建設的基礎上,我們有了新的成果:金數據、金標準、金應用。其中金數據、金標準就是之前介紹的平臺數據資源和專家共識。
金應用則是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自主研發的肝病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孟超肝病外腦,通過信息高速公路——孟超云醫院進行基層醫院試點部署,實現對肝病的ai診斷、分期、治療方案推薦、風險預測和早期篩查服務,將來可覆蓋到全國基層醫院,提升基層醫院肝病診療的及時性、規范性、智能化和個體化。其中肝癌術后復發預測、肝癌術前MVI預測等模型的樣本規模大,其準確率較傳統醫學方法提升超過10%。同時,肝病外腦的肝癌AI診斷的智能圖像識別模塊,作為數字中國創新大賽的主要賽題,吸引了全國1300多支隊伍同臺競技。
目前系統還在測試階段,預計五月份正式投用。
主持人:隨著5G技術的發展,這項技術在臨床醫學中也有了更多的拓展空間,能否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陳振偉: 2018年12月18日,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福建聯通共同開展了全球首例基于5G網絡的遠程動物手術。手術兩端相距50公里,借助5G網絡高帶寬、低時延的特性,醫生在長樂操縱機器人的機械臂,遠程操作手術鉗和電刀,為手術動物進行遠程肝切除。手術持續近一小時,術后動物生命體征穩定,標志著首例5G環境下遠程動物手術圓滿成功。
未來5G網絡技術與醫學深度融合,將促進遠程醫療的發展,讓優質醫療資源普惠更多群眾,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的需求。
歡迎大家5月6-8日到海峽國際會展中心參觀體驗孟超肝膽醫院最新的數字健康建設成果!
(蘭志飛 鄭窈 青青 鐘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