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洋 黎平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達 鄭天然
閱兵訓練綜合考核,一輛基準車引領著數臺導彈戰車緩緩駛過考核線。
“卡距偏差不到1厘米,綜合成績99.69分!”隨著最后一臺導彈戰車跨過考核線,考核區內的考官們發出一陣驚呼。一個額頭上掛滿汗珠的老兵,從基準車上跳下來,邊走邊從兜里拿出筆記本寫寫畫畫,記錄下行車數據。
這位肩扛一級軍士長軍銜的士兵叫陳喜文,是火箭軍某方隊總教練員兼基準車駕駛員,這已經是他近5年來第三次走上閱兵場,次次都是以駕駛員總教練的身份。
2015年“9·3”閱兵,他擔任駕駛員總教練,帶領某型戰略導彈首次公開亮相,由于成績優異,陳喜文作為參閱官兵代表受到了習主席的親切接見。2017年沙場閱兵,陳喜文再次參閱,擔任方隊駕駛總教練,率領方隊在多次比武考核中奪魁。
30年軍旅生涯,陳喜文已經安全駕駛某型特種導彈運輸車超過50萬公里。然而,為了保持車輛野戰條件下良好的機動性能,該型特種車輛采取全輪轉向模式,導致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會左右輕微擺動,這對要求精確到厘米、毫秒的“閱兵標準”而言,難度可想而知。
高標準也讓陳喜文倍感壓力。新型特種車輛對駕駛員要求較高,駕駛員培養周期長,個別年輕駕駛員是首次參閱,讓他們快速提高成績,達到“閱兵標準”并非易事。
“駕駛特種導彈車參閱,不僅要有吃苦的心、勤勞的手、靈敏的腳,更要有善于思考的腦!泵看斡柧殻愊参亩紩䦷献约旱摹叭住保壕沓、筆記本和對講機,精準測量卡距、記錄每名駕駛員訓練數據以及與駕駛員現場進行溝通。
“開了30年特種導彈車,駕駛室就是我的發射臺,車輛啟動就是我的‘點火’按鈕!弊M駕駛室,手握方向盤,全副武裝的陳喜文隨時準備聞令再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