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年之初,中央政法委發布2024年第四季度見義勇為勇士榜,西藏軍區某部軍士茍旭東名列其中。這位年輕的00后戰士服役在雪域高原上,不少官兵將這份榜單轉發到朋友圈,配上說明:“這是我身邊的戰友,勇闖火海,實至名歸,為他點贊。”
面對大家的稱贊,茍旭東只是微笑著表示:“這都是咱們應該做的。”在他的筆記本里夾著一封皺巴巴的感謝信,寫信人來不及找專門的信紙,就在一張就便找到的白紙上寫下了從大火中獲救、死里逃生后的感恩和祝福。
時間回到半年前,四川巴中平昌縣一座小學教師公寓突發火災,熊熊大火伴著滾滾濃煙老遠都能看到。在家休假的茍旭東,聽到呼救立刻趕赴現場,積極投入到大火撲救中。
“李老師生病了,他還在家里!誰去救救他呀!”火災現場一名女士的哭喊聲瞬間讓現場救援人員的神經更加緊繃。
“房間里面還有人!”嘈雜的撲救現場,茍旭東聽到有人被困,“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救人。”
火災發生在晚上,現場群眾開來三輪車作為救援照明。
這時已經有群眾開始用腳踹門,可里面反鎖著,熊熊燃燒的大火讓現場人員愈發焦急,消防救援力量還在趕來的路上。
“再拖下去,一條鮮活的生命可能就沒了,必須抓緊救人。”來不及多想,茍旭東和一名參與救援的輔警迅速跑到窗戶前,茍旭東抓起窗外的防盜柵欄用力向下拉扯,被高溫炙烤的鐵網燙得他迅速將手彈開,還好已經將防盜網撕開一個口子。
這時一名居民找來一塊長條木,茍旭東用木頭將防盜網豁開,用手中的干粉滅火器砸開窗戶。
熾熱的火浪撲面而來,讓人瞬間窒息,房間內濃煙滾滾伴隨著“噼噼啪啪”的燃爆聲。“快!往我身上沖水!”現場救火的群眾從臨街小吃店廚房里拉了一根水管出來,把水澆在茍旭東身上。
隨后他迅速翻入房內,屋內的大量煙塵讓他幾乎睜不開眼,茍旭東臨危不亂,大概定了一下方向,迅速趴下向著被困者爬去,摸到被困人員的腿后,順勢托起腋下,屏住呼吸,一口氣將人拖到窗口救出。
“五六十公斤的人,當時竟然沒感覺到重量,撲到窗前時眼前一黑差點一頭栽倒。”茍旭東回憶說。
男子被從窗戶救出后,茍旭東迅速趕到被救者身邊,利用部隊學習的急救知識第一時間幫他清理口鼻內雜物。“大約過了1分鐘,我看到他有了呼吸,當時那種欣慰真的無法用言語表達。”茍旭東說。救護車趕到現場后,他看著被救者已經安全轉移,自己也悄然離開了現場。
回到家里,已是深夜。奶奶聽說茍旭東去鎮上救火了,看著滿身都是干粉、渾身濕漉漉的孫子,老人心疼不已:“娃!那么多人,怎么就你往里沖啊!”茍旭東安慰老人說:“奶奶,誰叫咱是當兵的呢,這是我應該做的。”
后來得知,現場呼救的女士姓王,火中被困的是她的愛人李先生,他是兩個孩子的父親。王女士表示,當時看著熊熊大火,感覺整個天都要塌了。在崩潰之際他們看見一個瘦瘦高高的男孩沖上來,強行拉開鐵護欄,從窗戶跳進火海,把老李救了出來。
兩個月后,李先生順利出院。他說:“在醫院的這些日子,心里始終惦記著要見見這位勇敢的少年,一家人當面感謝救命恩情。”那時茍旭東已經休假結束,回到雪域高原軍營了。
“父親從小教育我要心存感恩,繼母無微不至的呵護教會我做一個有愛心的人,作為弟弟妹妹的大哥,我希望自己能為他們樹立一個好榜樣。”茍旭東表示,當初報名參軍選擇去西藏衛國戍邊,也是想著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獻青春。
入伍6年多來,身邊戰友對這名00后小伙子印象非常好。“看著旭東滿臉稚嫩,但是工作很踏實,能吃苦,身上有一股拼勁。”班長黃瑞說。
在一次戰斗精神教育課上,學習衛國戍邊英雄群體事跡,茍旭東被英雄們“大好河山,寸土不讓”的英雄壯舉深深震撼,他發言時動情地說:“當兵就要當這樣的兵!”
初上高原時,茍旭東高原反應比較強烈,原本體能不錯的他上樓梯都氣喘吁吁。為此他虛心向老兵請教,精心制訂高原適應性訓練計劃。經過幾個月強化訓練,訓練成績實現大幅躍升。
“在一次70公里強化拉練訓練中,讓我對軍人的意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茍旭東表示,那次訓練大家負重超過30公斤,在高低起伏的高原山地長距離行軍,累得人近乎虛脫,但在荒野大山里等不得任何救助,只有走出去才能完成任務。
“腳上的水泡破了又變成血泡,重度疲憊讓人已經感受不到腳底的疼痛。”戰友們互相鼓勁,咬牙堅持走到深夜,直到看見營房的微光。這一次,茍旭東真正理解了“不拋棄、不放棄”的意義。
原本當兩年兵就退伍的茍旭東,現在已經在部隊服役6年多,如今也成長為一名班長。2024年年底,茍旭東憑借自身在部隊的優異表現,榮立三等功一次。他說,要把獎章送給奶奶。
中國青年報軍事部投稿郵箱:junshibu@vip.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