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進行了“認知障礙”秋季義診,這是一次為配合世界阿爾茨海默癥日而進行的公益活動,義診當天來了許多銀發族,他們都是疑似或已確診為該病的患者。
36歲的王艷(化名)也被醫生推薦過來參加這次義診。一頭烏黑亮麗的長發、破洞牛仔褲、精致的妝容以及時不時地自拍,讓人覺得王艷只有20多歲,這在一群老年人中更加顯眼。
兩個月前,家里遭遇了一點變故,導致王艷的睡眠狀況變差,與此同時她記憶力也在明顯減退,經常回微信寫到一半就忘了接下來要說的內容,去一間屋子里拿東西,但是進去之后卻忘了要干嗎,這些情況每天要反反復復好多次,工作效率也比之前差了很多。
接診王艷的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魏翠柏經過診斷,認為王艷可能是由抑郁、焦慮而引起的記憶力減退。由阿爾茨海默癥等癡呆疾病引起的記憶力減退,忘記的東西就想不起來了,而王艷這樣暫時忘掉的東西,一會兒還能想起來。
在門診中,也會遇到一些年輕人前來就診,魏翠柏解釋說,一方面是工作壓力大等原因造成了年輕人的身體健康出現問題,另一方面也說明大家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了。
除了抑郁、焦慮等問題會引起記憶力減退,年輕人出現記憶力減退還可能是因為甲狀腺功能減退、維生素B12缺乏、早期腫瘤等。對于這些患者,魏翠柏建議應及早就醫,記憶力減退只是一個表現癥狀,如果可以及時地治好原發病,那么記憶力還是可以恢復的。
在阿爾茨海默癥患者中,大約有5%的人可能會在三四十歲發病,對于這些早期發病患者,魏翠柏分析說,基因參與的作用比較大。此外,如果有直系親屬因基因問題患有阿爾茨海默癥,或者親屬中連續兩代人發病或者發病人群超過3個,也是患阿爾茨海默癥的高危人群。
現在普遍認為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都是阿爾茨海默癥的危險因素,這些疾病近些年都有年輕化的趨勢。魏翠柏說,目前,阿爾茨海默癥還是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高發,并沒有年輕化的趨勢,但是年輕時患上糖尿病等疾病,那么老年以后患上阿爾茨海默癥的風險就越高。
所以,對于年輕人來說,出現記憶力減退等問題時,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篩查,以免耽誤治療。此外,還應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為今后的老年生活打下一個健康的基礎。
2018年10月11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