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故里,大美高平,迎四海貴賓;太行人家,喜鎮蘇莊,敬八方親朋……”大年初二下午四點,在山西高平的喜鎮蘇莊景區,樂手們身著中式傳統迎親禮服,向游客們展演上黨八音會迎賓禮,鼓聲震震,嗩吶聲熱情豪邁,現場熱鬧非凡。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上黨八音會是流傳于山西晉城的一種傳統民間音樂形式,主要使用鼓、鑼、鈸、笙、簫、笛、管等八種樂器,故名八音會。“上黨八音會演奏熱烈奔放、高亢嘹亮,常用在廟會、節慶、婚喪嫁娶等場合。”嗩吶演奏者喬偉國告訴記者。
喜鎮蘇莊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現存24處明清古院落,廟觀堂樓鱗次櫛比,古院街巷舊貌猶存,建有婚俗博物館、傳統銀飾博物館、上黨梆子戲曲展廳等。
進入喜鎮蘇莊,一座座庭院古樸典雅,抬眼望去,紅色隨處可見,紅燈籠、紅對聯、紅楹聯、紅綢帶,處處見喜。在一處閣樓上,一位身著鳳冠霞帔的女子拿著紅色繡球,正在挑選如意郎君;閣樓下,熱情的游客爭搶拋下的繡球……
拋繡球、出閣禮、十里紅妝、正婚禮、傳統婚禮巡游表演,讓游客們沉浸式全程體驗中式婚禮的魅力。走進婚俗博物館,栩栩如生的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古泫泥塑”,再現了中式婚禮的溫馨瞬間:納采之始,問名之儀,納吉之喜,納征之諾,請期之定,親迎之歡,直至拜堂成親、洞房花燭……
“這里年味挺足的,有很多非遺、民俗活動,特別適合準備結婚的情侶。”來自山西長治的游客郝云姝和對象逛完喜鎮蘇莊后告訴記者,“中式婚禮很美也很有文化底蘊,我以后打算辦中式的”。
夜幕降臨,隨著“亮燈”聲音響起,景區的花燈瞬間點亮,廣場上人潮涌動,篝火燃起熊熊火焰,點燃新年的希望,舞獅上下翻騰,沖天的煙火在夜空中絢爛璀璨,游客們和表演者手拉手圍成一圈,隨著音樂盡情起舞。
作為高平第三屆炎帝燈會亮燈儀式主會場,喜鎮蘇莊以喜文化為主題,推出大型婚俗文化燈組:“囍冠啟祥”門樓燈組造型如同鳳冠,“囍”字花燈依次沿街點綴,炫彩華麗;“燈映仙緣”燈組取材自民間愛情故事《白蛇傳》,用鮮艷的色彩呈現了許仙和白素貞結婚喝交杯酒的溫馨瞬間;“人生四喜”燈組則再現了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等故事。
“喜鎮蘇莊的傳統婚俗挺有名氣的,炎帝燈會規模非常宏大還是免費的,今年特意帶家人過來感受一下傳統年味。”游客吉先生來自河南鄭州,這是他第二次來喜鎮蘇莊游玩。
“今年春節期間,除了‘喜’事民俗展演活動,我們還安排了傳統花燈、上黨梆子戲曲、剪紙藝術等非遺文化活動,讓游客們在觀民俗、賞花燈、看大戲、品美食中感受濃厚的年味。”高平市國投文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經理趙偉介紹,春節期間景區有將近200名工作人員堅守崗位,截至2月1日,今年春節景區已經接待14.8萬名游客。(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安彥璟 竇菲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