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護眼罩、手套、安全帽……1月12日晚上9點,在西安動車段臨修庫的地下鏇修操作間內,00后馮瀟揚穿戴好防護用品,并對鏇修設備進行工前檢查,確認一切準備妥當后,“開始給動車組‘修腳’。”馮瀟揚邊打趣,邊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
馮瀟揚為鏇修設備設定程序。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郝洋斌 攝
“鞋大鞋小腳知道,輪徑不齊顛著跑。”動車組車輪雖然是鋼制的,但長期高速行駛,車輪與鋼軌摩擦會產生磨損,尤其是通過曲線時,同一輪對的兩個車輪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偏磨。為增加列車在運行過程中的平穩性,讓旅客在旅途中有個舒適的乘車體驗,動車組每行駛20萬到25萬公里,就會進行一次鏇修作業。馮瀟揚的工作就是為了保證每一輛動車組都能“腳力”充沛。
馮瀟揚是西安動車段的動車組機械師,他所在的班組是該段唯一的鏇修班組。通常,春運在春節前的15天啟動,而馮瀟揚和他的同事們在春運開始前的1個月就開始忙碌起來。在此期間,大批量的動車組被集中鏇修,就是為了確保動車組的輪對在春運期間都能達到最佳狀態。
2001年出生的馮瀟揚人如其名,性格活潑開朗,灑脫不拘泥,工作之余喜歡打游戲和跳街舞。剛開始接觸鏇修時,這個大小伙一度犯了難。
“又要背數據,又要背限度,還要根據不同的動車組設定不同的輪徑值。”提起剛工作那會,馮瀟揚說自己是“一個頭兩個大”。后來跟著師傅學習,慢慢也就能掌握一小部分了,心里有了底氣,上手也就順當了。
啟動鏇輪機床,設備“轟隆隆”地開始運轉。鏇輪機的刀頭緊緊貼合著車輪,火花四濺,鏟下一條條長短不一的彎曲鐵屑。在馮瀟揚的操作下,原本霧蒙蒙的車輪煥然一新,就像剛出廠的新車輪。
馮瀟揚正在檢查鏇修完畢的輪對。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郝洋斌 攝
作為新任鏇修工,馮瀟揚深知自己肩負的重任,壓力也如影隨形。在一次休息間隙,他給遠在陽平關站工作的父親訴說困難,父親在電話那頭給他講述自己最初從事鉗工作業的日子,相似的經歷隔著電話徐徐傳來,有溫度的加持讓馮瀟揚工作起來更加堅定。
第二天上午8時,隨著太陽的升起,金色的光芒灑向大地。整列動車組的輪對煥發著金屬光澤,即將開始新一輪的征程。“我們和其他工種不一樣,春運前比春運更忙!我和同事們都是24小時倒班不停歇,但是我們一定會更加的認真仔細,給旅客‘鏇’出一條平穩回家路。”馮瀟揚說道。(記者 秦亮 通訊員 邱澤浩 楊庚毅 梁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