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善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國青年網

新聞

首頁 >> 國內 >> 正文

什么是人們眼中最難忘的“年味兒”?年夜飯排首位 超八成受訪者表示年夜飯在家吃

發稿時間:2025-01-23 06:08:00 來源: 中國青年報

  春節將至,對每家每戶來說,年夜飯都是春節的“重頭戲”。除夕當日,很多人家一大早就開始為年夜飯做準備了,全家一起張羅飯菜,其樂融融,這是很多人懷念的年味兒。同時,也有的人家選擇出去吃,方便又省心。今年你家的年夜飯是怎么安排的?什么是你心中難忘的“年味兒”?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347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3.6%的受訪者年夜飯在家吃,其中東北地區受訪者比例最高(94.8%)。67.4%的受訪者表示這樣才更能體會團聚、歸家的意義。什么是人們心中最難忘的“年味兒”?年夜飯、家人團聚、貼春聯窗花排在前三位。

  超八成受訪者年夜飯在家吃,東北地區受訪者高達94.8%

  “年夜飯在家吃更溫馨,”90后侯路夢是河北省衡水市人,今年春節是她結婚后的第一個春節。往年,她都是和爸媽一起在家吃年夜飯,今年在婆家吃。“我喜歡和家人一起準備年夜飯的過程。一年到頭,不管在外多么堅強和獨立,回到長輩身邊就變回了小孩子,我可以放下包袱做自己。那一刻的我是特別放松、幸福的。”

  00后呂萌的老家在福建省廈門市。從小到大,她們家的年夜飯無一例外,都是在家里操持的。談起年夜飯,她滔滔不絕:“我們閩南除夕夜不吃餃子,會吃‘圍爐’,也就是火鍋。用羊肉、白蘿卜煮湯底,配菜有魚蝦、肉片、青菜等,非常豐富。每年爸爸從事養殖業的朋友都會現抓活魚給送過來,非常新鮮。”

  讓呂萌心心念念的還有除夕夜的海蠣炸,“這是我們閩南的特色,是把海蠣和蔥、洋蔥、胡蘿卜碎等混在一起,再裹上地瓜粉,放入油鍋炸,脆脆香香的。還有青椒魷魚圈,也很有名。”因為臨海,呂萌老家的年夜飯餐桌上海鮮比較多。

  今年除夕夜,在北京工作的80后周鵬在家附近的一家飯店預訂了位置,“帶著爸媽、媳婦和孩子到外面吃點兒平時家里不會做、不易做的菜,回到家專心看春晚,省心”。

  今年春節,大家的年夜飯都是怎么安排的?83.6%的受訪者會在家吃,11.3%的受訪者打算去飯店吃,還有5.1%的受訪者沒定下來。進一步分析顯示,東北地區受訪者選擇在家吃的比例最高(94.8%),隨后主要是華南地區(88.8%)、華東地區(85.5%)、西南地區(84.0%)。

  “全家人圍坐在家中吃著除夕團圓飯,才更加有‘年’的感覺”

  山東的劉女士今年47歲,她表示,從小到大,除夕夜的飯一直都在家里吃,“不管做得簡單還是豐盛,一家人聚在一起,嘮嘮家常,吃完飯再一起收拾碗筷,8點鐘準時守在電視機前看春晚,一邊看節目一邊聊天,自由自在。”劉女士說,除夕夜就想在家待著。

  “小輩也曾提議出去吃,但我奶奶堅持除夕家宴得在家吃。因為不同于春節其他時間,年夜飯有著特殊的意義,全家人在家中吃著除夕團圓飯,才更加有‘年’的感覺。而且在家吃更健康、安全。”呂萌表示,除夕在家吃年夜飯是她家的一個傳統。

  侯路夢很享受一家人在一塊兒準備年夜飯的過程,特別熱鬧溫馨,感覺彼此也更親近了,“我覺得這是在家吃年夜飯最主要的意義”。在她的記憶中,每年除夕的下午,家人就開始包餃子了,有的搟面皮,有的張羅餡兒,有的準備討彩頭的硬幣……“那個過程讓我感到特別幸福”。

  對于很多家庭依然堅持年夜飯在家吃,67.4%的受訪者認為這樣才更能體會團聚、歸家的意義,65.5%的受訪者表示這樣能享受家人一起準備家宴的溫馨,63.9%的受訪者覺得在家才能吃上“媽媽的味道”,44.1%的受訪者認為是為了追求原汁原味的傳統民俗,36.2%的受訪者表示這樣有著濃厚的家庭氛圍。

  人們眼中最難忘的“年味兒”,年夜飯排在首位

  “除夕家宴是春節最重要的一餐。叔叔和伯伯兩家、我們家,一早就到爺爺奶奶家為年夜飯忙活了,一大家子前前后后地張羅著,特別開心、特別溫暖。”呂萌說。

  什么是人們眼中最難忘的“年味兒”?調查顯示,年夜飯(62.3%)排在首位。

  中國人民大學大三學生馮翼的老家在山東省濟寧市,她印象最深的“年味兒”就是姥姥做的臘腸,“特別好吃,辣辣咸咸的非常香,我喜歡把它夾在饅頭里吃。肘子、排骨、雞、魚……一桌子的美味都不及姥姥做的臘腸,那是我最想念的味道”。

  在呂萌的老家,春節有一項重要活動是“抬大神”。早上七八點鐘,人們就把“天公”從神廟里“請”出來,開始巡游大街小巷。年輕人扛著大神,敲鑼打鼓,老人小孩跟在后面,人們自然地排成了很長的一隊,結束后再回到神廟。這時,會宰殺一頭豬和一只羊,牲頭擺到祖廟的供桌上。祖廟的門口還擺著閩南地區獨有的很大、很高、很甜的年糕,寓意年年高升、家人平安,每個去的人都可以切一塊嘗嘗。呂萌笑著回憶說,小時候她最愛睡懶覺,一大早外面開始“抬大神”,“我總是嘴里嘟囔著‘太吵了’,隨即就麻利穿上新衣服高高興興地去看熱鬧了”。

  呂萌心中的“年味兒”還有一項春節的必備儀式:收壓歲錢。“尤其收到紙質的紅包,我會一張張數好,拿到銀行一起存起來,特別有成就感。現在都是電子紅包了,我就直接作為零花錢了。”

  “在我看來,‘年味兒’不僅是團聚,更是親人在一起做的事情。”侯路夢說,她們老家的除夕有個習俗,就是要請“祖宗”回家過年。“除夕下午,家人會拿著各種祭品、鞭炮等,去墳上叩拜,將‘祖宗’‘請回來’,等過了初一再‘送回去’,儀式上講究隆重。這個習俗沿襲至今,不過形式上更簡單了,主要是在除夕當日去祭拜。”

  還有什么是人們心中最難忘的“年味兒”?調查顯示,排在第二位的是家人團聚(59.0%),排在第三位、第四位的分別是貼春聯窗花(53.5%)、放鞭炮(52.0%)。其他主要還有:家鄉春節美食(48.9%),春節聯歡晚會(40.9%),走親訪友(39.9%),收/發壓歲錢(31.6%),互相拜年問候(30.4%),穿新衣(29.9%),趕年貨大集(29.8%),逛廟會燈會(27.9%),春節祭祖(22.3%)等。

  在河北一所公立中學擔任語文教師的李愛華表示,“年味兒”更側重于個人的情感體驗,是在過年期間,一個人對親情、友情、鄉情的向往和牽絆。當家人親朋團聚在一起時,那種溫暖、熟悉的感覺就是“年味兒”。“春節期間的很多活動,像吃團圓飯、祭拜祖先、貼春聯、拜年等,都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的,體現了中國人對家庭觀念的重視。這個過程中傳遞的尊老愛幼、和睦共處的理念,也都是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

  受訪者中,男性占38.9%,女性占61.1%。經濟水平在當地屬于上層的占3.1%,中上層的占25.5%,中層的占52.3%,中下層的占16.7%,下層的占2.4%。00后占6.6%,90后占45.4%,80后占38.2%,70后占8.2%,60后占1.3%,其他占0.3%。家鄉區域分布上,東北地區的占5.7%,華東地區的占25.2%,華北地區的占22.5%,華中地區的占18.8%,華南地區的占21.2%,西南地區的占5.6%,西北地區的占1.0%。

責任編輯:張毅
 
澳门百家乐官网海星王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心得打法| 百家乐官网偷吗| 百家乐官网博彩免费体验金3| 网上百家乐如何打水| 百家乐事电影| 广州太阳城大酒店| 百家乐官网破解之法| 网上的百家乐官网是假的吗| 百家乐群柏拉图软件| 大发888娱乐城官方| 皇冠百家乐官网皇冠网| 百家乐赢钱密籍| 大发888娱乐客户端真钱| 百家乐官网翻天片尾曲| 百家乐一代龙虎机| 德州扑克技巧视频| 大发888客户端de 软件| 百家乐官网之三姐妹赌博机| 百家乐开户最快的平台是哪家 | 百家乐官网稳赚秘籍| 为什么百家乐官网玩家越来越多选择网上百家乐官网 | 宝马会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娱乐场开户注册| 大石桥市| 宝格丽百家乐娱乐城| 大都会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在线百家乐作弊| 澳门百家乐官网海洋阿强| 百家乐庄闲的比例| 先锋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注册赠金| 百家乐平台导航| 广宁县| 百家乐庄闲概率| 西丰县| 百家乐现金网信誉排名| 百家乐官网星级游戏| 澳门百家乐博彩能做到不输吗| 正规棋牌游戏| 24山 分金 水口 论 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