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wǎng)訊 (記者 任潔 見習記者 劉雅欣)日前,西藏自治區(qū)應急指揮部發(fā)布關于終止西藏自治區(qū)地震一級應急響應的決定:從1月19日零時起,終止西藏自治區(qū)地震一級應急響應,轉(zhuǎn)入安置救助及恢復重建。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1月7日,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6.8級地震發(fā)生后,各方力量紛紛集結起來,趕赴災區(qū)救援。當時身在中國安能成都基地的救援員劉水也聞令而動,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奔赴日喀則搶險的征程。
此次已是劉水第3次奔赴日喀則參加搶險救援行動,也是最艱難的一次行動。作為中國安能成都基地的首批搶險隊員之一,劉水連續(xù)15個小時從成都奔赴定日縣受災現(xiàn)場,未經(jīng)休息便立即投入了搶險工作。
從7日下午直到17日,劉水一天都沒有休息過,這對他來說是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考驗。37歲的劉水已經(jīng)離開西藏近8年,由于他突然從成都來到縣域平均海拔4500米的定日縣,再加上連續(xù)高強度作戰(zhàn),劉水在救援的前幾天出現(xiàn)了嚴重的高原反應。但靠著吸氧和一股子精神,劉水硬生生地挺了過來,短短幾天,他的臉就已經(jīng)重新印上了深深的高原紅。
“我一直想的就是我是老西藏,我有老西藏的精神,我懂得如何克服高原反應,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從一開始的高反嚴重,進化到干活有點喘粗氣,我覺得我克服了高反,我對得起身上的責任。”劉水堅定地說道。
劉水與日喀則的第一次相逢是2015年。那年的4月25日,尼泊爾大地震,當時的劉水擔負了救援車輛駕駛員(東風車)和救援物資裝卸的任務,他回憶道:“那是我第一次搶險,又恰逢在西藏參與水電站建設,來來回回搬運物資根本不覺得累,只希望自己能干得多一些,受影響的同胞們就會過得好一些。”
令劉水沒想到的是,第二次的日喀則之行來得如此之快。2016年8月2日,雅魯藏布江上游拉孜段附近一段河堤發(fā)生決口,劉水再次踏上日喀則搶險的征程。一次次的自然災害,對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都是極大的威脅,在劉水等一眾一線救援隊員的晝夜努力下,僅用不足五天,他們便圓滿完成了搶險任務。回憶起封堵任務圓滿完成那一刻,劉水驕傲地說道:“通過拉孜那次搶險,我覺得責任更重大了。自那時起,我就感受到自己作為一名人民子弟兵的責任擔當,也深刻地感受到使命光榮。”
對劉水來說,三次來到日喀則搶險,三次都有不同的成長和體會。無論在過去還是未來,他一直都會義無反顧地頂在救援一線。這是劉水的覺悟和成長,也是中國救援力量的成長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