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善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國青年網

新聞

首頁 >> 國內 >> 正文

北京的小店:夢想“孵化箱”,幸福“加油站”

發稿時間:2025-01-17 06:49:00 來源: 中國青年報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探訪北京小店市集。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梓元 雷萱琦 記者 張敏/攝

  進入臘月,北京已經充滿了春節的氣息。這是春節申遺成功后的第一個春節,在北京市西城區的什剎海文化展示中心,一場與“青春”有關的市集讓年味更濃。

  在市集上,有非遺傳承人現場表演,有傳統文化知識講座,更有豐富的文創產品、設計師產品售賣。熙熙攘攘的年輕人精心挑選著喜歡的物件,在叫賣聲、喝彩聲中尋找屬于他們的“煙火氣”和年味兒,慰勞辛苦了一年的自己。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發起了“蹲店”計劃,多名記者深入北京的大街小巷,通過一個個小店勾勒出年輕人追夢的畫卷。

  而“文化”,是這幅畫的底色。

  用積木搭建北京中軸線

  北京老城是圍繞著故宮展開的,而貫通整個布局的便是全長7.8公里的中軸線。可以說,老北京文化也是圍繞著這條中軸線展開的。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的北京中軸線不僅承載著古都歷史記憶,還綿延著中華璀璨文明。2024年7月,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向世界展示古都的魅力。對于土生土長的北京人蔣步庭來說,申遺成功也是他的驕傲。

  蔣步庭的生活與北京中軸線密切相關。他在鼓樓邊長大,如今,他和妻子陳曦用積木搭建起縮小版的北京中軸線,向更多人展示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選擇用積木搭建北京中軸線,并不是一個偶然的想法。蔣步庭對中國傳統建筑有著難以割舍的情結,陳曦也是建筑設計師。在蔣步庭看來,積木是世界通用的藝術語言,能夠跨越國界,他希望通過積木展示中國古代建筑的魅力,“任何人都會根據說明書拼搭積木,拼完以后的積木作品是傳遞中華文化的媒介”。

  2020年,這對年輕夫妻開設了胖小齊積木工作室,制作創意類積木產品、定制大型沙盤、組織積木體驗活動等。2024年,他們用16萬塊積木搭建起北京中軸線。

  用積木還原中國傳統建筑不是一件容易事,“精確”和“重來”,貫穿于拼搭北京中軸線建筑群積木的整個過程。

  為了獲得北京中軸線建筑群的精確測繪圖,他們買了大量書籍,收集了近現代的照片和早期流傳下來的一些畫作,不斷確認墻、門、柱子之間的比例關系,力求做到精確還原。

  在搭建過程中,他們經歷了很多次推翻重來。在第一版天壇祈年殿的積木設計接近尾聲時,陳曦發現,設計圖上的祈年殿底座和塔尖的比例,與真正的比例產生了出入。為了做到精確還原,陳曦把已經完成的內容全部推倒,重新從塔尖開始設計。1∶170的設計比例也是在繪制好天壇祈年殿測繪圖后確定下來的。也因為這次調整,他們重新拼搭了配套的角樓積木,換掉第一個角樓版本。

  歷時5個多月,北京中軸線建筑群的積木拼搭完成,總共使用了16萬塊積木。“30多個建筑物、15個點位,全部放置好拉去展覽時,真的非常震撼,讓人拜服于古人高超的建筑技藝。”蔣步庭說,他希望未來能做更多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產品,讓世界通過積木進一步認識中華文化。

  講述中國傳統手工紙的前世今生

  北京的文化也離不開“非遺”。截至目前,北京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44項,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303項。13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數量居全國第一。依托著年輕人的創意,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以各種形式出現在生活中,打破過去與大眾之間的“壁壘”。

  楊波和崔振碩兩個80后,就是打破“壁壘”的人。他們的小店“我是楮先生”手工紙工作室,坐落于北京鼓樓附近的金臺·共享際文創園內。小店以“紙”為主,向人們展示中國傳統手工紙的前世今生。

  小店的墻上陳列著精心裝裱的100多種中國傳統手工紙樣式,大部分都是楊波和崔振碩從各地收集來的。小店同時還有剪紙、裱糊等非遺文創產品。

  每天都有不少年輕人走進工作室,聽他們講述手工紙的故事。崔振碩說,年輕人對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手工紙充滿好奇心,他們愛聽這些故事,也希望能感受手工紙文化的熏陶。

  這也是他們創辦工作室的初衷。工作室自2021年創辦以來,受到業內很多專家、前輩、匠人的認可和支持,也受到了眾多藝術家、收藏家、設計師及年輕人的喜愛。

  為支持青年創業,北京市相關部門也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場地租賃補貼、創業培訓等。金臺·共享際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區為入駐的青年小店提供了優惠租金和配套設施,幫助他們降低創業成本。

  AI幫老百姓15分鐘抵達便民服務點

  文化浸潤在每個年輕人的生活中,奠定了奮斗的底色;科技則為年輕人實現夢想和尋找幸福提供了新動能。

  在北京市海淀區曙光街道,一個年輕的團隊研發了“一刻鐘AI生活圈”小程序,讓居民15分鐘內就能抵達所需要的便民服務。

  “一刻鐘AI生活圈”是海淀區“數字孿生社區”的試點之一。用戶打開“掌上海淀”小程序,在首頁點擊“一刻鐘AI生活圈”后,便能看到一個以用戶為圓心,半徑1千米-3千米的透明藍圈,圈內布滿了各種圖案的標簽,如購物車、吹風機、外賣騎手等,依次點擊標簽,頁面下方會相應出現便利店、理發店和騎手愛心服務站等店鋪信息。

  曙光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迎春介紹,“一刻鐘AI生活圈”于2024年12月19日啟動以來,目前已上線1132個便民服務點位,涵蓋小修小補、購物、休閑娛樂等,居民可一鍵查詢具體信息,還設有長輩版、語音播報等無障礙服務,方便老年人使用。通過AI助手對話,可一鍵推送最近滿足需求的服務點位。

  張迎春說:“老百姓的‘心上事’,是我們基層干部的‘上心事’,通過‘一刻鐘AI生活圈’,讓科技賦能居民生活、基層治理,讓社區的公共服務更加智慧便捷,也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把廢棄物變為時尚單品

  “減量”與“增量”是當前發展的關鍵詞,減碳增綠是我們共同的目標。當前,隨著北京建設國際綠色經濟標桿城市,“綠色”也給年輕人帶來新的機會,為他們追夢的畫卷涂上新的色彩。

  在北京東三環,一個名為“抱樸再生”的工作室聚集了一群年輕人,他們“點石成金”,將廢棄物變為時尚單品。

  “抱樸再生”創始人兼CEO劉學頌介紹,團隊致力于將廢棄物回收后加工為可使用的面料,制造出衣服、書包等環保產品。“這些產品的原料是回收的飲料瓶、外賣盒、海洋漁網、農村塑料地膜、茶葉渣、蘋果皮等。”

  這些產品頗受潮人的青睞,一款白藍色相間折疊背包還在近期入圍了綠色設計國際大獎。“每個產品上都標著具體的減碳數據。”劉學頌說,“量化”是其品牌理念之一,他們希望每個人的低碳行為都能被量化,用數據更直觀有效地推動可持續理念的傳播,在環保減碳的生活中感受自然帶給人類的幸福。

  “小哥加油站”為城市“奔跑者”建一個家

  在北京,各行各業的年輕人都為這樣的“幸福感”而努力,一個又一個的小店串聯起普通人的幸福生活。

  對于外賣小哥王志強來說,他的幸福感來自“小哥加油站”。

  在北京市朝陽區雙井街道,這個名叫“小哥加油站”的地方24小時開放,是團北京市朝陽區委為快遞、外賣小哥們打造的專屬小店。這里提供熱水和飯菜加熱等服務,跑累了、餓了、冷了,小哥們都可以來這里歇歇腳。

  王志強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自“小哥加油站”開設后,他終于有了可以短暫休息的地方。他覺得,這里就像家一樣溫暖,“餓了,有泡面可以吃;車壞了,有工具可以修;下雨了,有一次性雨衣。尤其是冬天,在屋里等著不用挨凍,特別溫暖”。

  “小哥加油站”內還會定期開展活動,不僅有集體生日會、義診、心理疏導等服務,還會為小哥提供夜校培訓,教他們視頻剪輯、AI使用等。

  “小哥加油站”既為城市的“奔跑者”建起一個“家”,也為他們融入城市治理打開一扇“門”,讓治理“變量”轉化為治理“增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 余冰玥 見習記者 王梓元 曹偉 雷萱琦 樊星 劉佳佳 王璟瑄 張仟煜

責任編輯:高秀木
 
百家乐微笑不倒| 大发888亚洲| bet365娱乐场下载| 网络棋牌游戏排行榜| 88娱乐城网址| 百家乐官网图表分析| 百家乐官网技术论坛| 玩百家乐官网去哪个娱乐城最安全 | 大发888娱乐城客服lm0| TT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百家乐对子赔率| 大发888登录下载| 必博百家乐官网游戏| 永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济州岛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论坛白菜| 做生意开店铺风水大全| 大发888的促销代码| 现金百家乐官网破解| 百家乐最新打法| 百家乐技巧| 全讯网网址| 太阳百家乐官网破解| 百家乐博弈之赢者理论| 赌场大轮盘| 百家乐打印程序| bet365娱乐场注册| 中国百家乐官网技巧| 百家乐麻关于博彩投注| 皇博娱乐| 678百家乐官网博彩娱乐场开户注册| 百家乐是娱乐场最不公平的游戏| 百家乐官网2号技术打法| 百家乐存在千术吗| 大发888娱乐亚洲| 财神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粤港澳百家乐娱乐网| 老牌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圆梦城百家乐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线上代理网站| 百家乐筹码方形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