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13日電(記者 紀佳琦)1月13日,國新辦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介紹,2024年,我國出口規模首次突破25萬億元,達到25.45萬億元,同比增長7.1%,連續8年保持增長,展現出較強的動能和活力。
有三個比較突出的特點,首先是產品種類全。我國是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也是制造業第一大出口國。2024年,制造業占我國出口總值98.9%,其中裝備制造業出口14.69萬億元,消費品制造業出口5.43萬億元,原材料制造業出口3.12萬億元。可以說現在大到海上“巨無霸”海洋工程裝備,小到剛才展示的最后一份報關單,即出口的翻譯耳機,我們是樣樣都能造,而且質量都過硬,能夠充分滿足國際市場生產、消費的需要。
其次是動能轉換快。這幾年從防疫物資到“宅經濟”產品、再到“新三樣”,國際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能提供什么。這主要得益于我國完整且持續迭代升級的產供鏈,創新、優質、有競爭力的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不斷涌現,出口增長動能有序轉換、接替發力。2024年,我國出口集成電路增長18.7%,平板顯示模組增長18.1%,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增長60.1%。
第三是市場拓展廣。2024年,我國對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實現增長,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整體增長9.6%、對東盟增長13.4%、對巴西增長23.3%,對阿聯酋增長19.2%,對沙特阿拉伯增長18.2%。同時,對歐盟和美國這些傳統市場分別增長4.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