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13日電(記者 紀佳琦)1月13日,國新辦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介紹2024年全年進出口情況。
王令浚表示,2024年,我國外貿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實現了總量、增量、質量的“三量”齊升。從總量看,連續跨過42、43兩個萬億級大關。從增量看,我國去年外貿增長規模達到了2.1萬億元,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的外貿總量。目前看,我們的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也是較快的。從質量看,進出口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高技術產品增勢良好,自主品牌出口創歷史新高,跨境電商等新型貿易業態蓬勃發展。
王令浚介紹,2024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3.85萬億元,同比增長5%,規模創歷史新高,我國作為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更加穩固。我國已經成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外貿“朋友圈”越來越大。
王令浚進一步介紹,去年進出口總值達43.85萬億元,增長5%,這個規模比“十三五”收官之年的2020年增加了11.63萬億元,這個增量是“十三五”期間五年增量的1.5倍。世界貿易組織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季度我國出口和進口占國際市場份額分別達到了14.5%和10.5%,同比分別提升0.3和0.1個百分點,我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從質來說,我國外貿主要呈現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結構更優。我國出口產品的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去年機電產品的出口增長了8.7%,占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了0.9個百分點,達到了59.4%,其中高端裝備出口增長超過4成。進口產品持續多元有效供給,機電產品進口增長7.3%,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了5%,其中能礦產品從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口的比重提升0.3個百分點。
二是“新”意更足。2024年我國新產品、新業態品牌不斷涌現,外貿含“新”量不斷上升,更多高科技屬性的新產品加速出海,電動汽車、3D打印機、工業機器人出口分別實現了13.1%、32.8%、45.2%的增長。跨境電商新業態全年進出口達到了2.63萬億元,比2020年多了1萬億元。自主品牌圈粉無數,占我國出口比重同比提升0.8個百分點到了21.8%,國貨潮牌在世界各地刮起了“中國風”。
三是主體更強。2024年,我國有進出口記錄的經營主體達到了70萬家,數量再創新高。去年中國海關在深圳承辦了第六屆全球“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大會,越來越多外貿企業乘勢而上,擁有了AEO這一塊全球通行的“金字招牌”,截至2024年底,我國AEO企業數量達6338家,比2023年底增加了612家。
四是伙伴更多。貿易伙伴遍天下,2024年,我國對聯合國統計分組中幾乎全部國家和地區都有進出口記錄,其中出口和進口伙伴分別比2023年增加了1個和4個,對160多個伙伴實現進出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