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31日電(記者 楊月)“川劇變臉”所用的創新原理,與“鉆火圈”和“膠片電影”的創新原理有相關性?近日,在2024年中國創新方法大賽現場,兩位川劇演員秀絕活,順便給各支隊伍出了這樣一道題。現場觀眾感嘆,非遺技藝中的科學知識,原來有這么多奧秘。
2024年中國創新方法大賽由中國科協、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大賽吸引了來自全國31個地方賽區的2166家科技型企業,共有6685個項目、超過20000名科技人員報名參賽。其中,涉及央企55家、專精特新企業270家。全國有268個園區科協和991個企業科協積極動員科技人員參賽。
最終,199個項目團隊進入總決賽,通過激烈角逐,評出一、二、三等獎和優勝獎。總決賽包括項目展示、理論測試、電視擂臺賽三個環節。電視擂臺賽不僅有必答題、搶答題,還設置了操作題,為觀眾呈現出一場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的精彩對決。
中國石油集團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創新團隊攻克了深層油氣儲層漏失難題,在國內首創“堵漏漿+沖洗液+堵漏水泥漿”的高效技術,并成功應用于海外油田;中國電建貴陽院創新團隊突破機電和金屬結構制造水平的技術瓶頸,創造性地運用了“水壓差原理”,基于“流道分層+接力放空”的技術思路,成功研發出一種全新的水庫放空方法……
“在油氣勘探和開發中,地層漏失一直是個普遍存在的難題,給鉆井作業帶成了巨大困擾。”渤海鉆探創新團隊負責人高飛介紹,他們在長期探索中研發出一種新型堵漏劑,能有效解決產層漏失、油氣層污染以及鉆塞過程中套管和井筒質量破壞等問題,擁有廣闊的創新技術應用前景。渤海鉆探創新團隊還與行業專家和投資人深入交流,明確技術改進方向,成功研發出適用于深井復雜油氣田的儲層恢復技術。“我們與多家企業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共同推動‘低密度可酸溶固化堵漏劑’項目,已成功應用于海外油田。”高飛說。
據了解,本屆大賽45%的參賽項目集中在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促進企業獲得專利數1551件,推動科技成果轉化654項。賽后成果將被系統收集、分析、整理,推動產生一批創新成果、解決一批技術難題。
總決賽期間還舉辦了企業科技創新人才風采展示活動。中國創新方法大賽是由中國科協聯合地方政府共同舉辦的全國性科技創新賽事,2016年首次舉辦,旨在弘揚創新精神、傳播創新方法、涵養創新文化、激發創新活力、提升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本屆參賽企業、項目、人數大幅增長,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