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文慧 記者 陳卓)果汁、香皂、面膜、中藥飲片、香薰、精油、果脯、果茶、代糖……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的胡柚,總能在各類產品中實現價值。
12月5日,記者參加“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時,來到常山縣胡柚研究院,揭開了胡柚的選育培育帶動全縣發展的“秘密”。
常山胡柚是常山的傳統種植作物,是酸橙的栽培變種,具有清肺潤肺,降脂穩糖等藥用功效。改革開放后,科研人員就有序開展常山胡柚的良種選育工作,至今已經到了第三代科研人員。
截至目前,這里依據食用、藥用、加工三個功能導向,已經培育出12個胡柚新品(種)系,其中01-7胡柚、梨形胡柚、脆紅、脆甜等明星品類,因果型漂亮、皮薄籽少、掛果率高、風味獨特,深受當地種植戶喜愛,僅01-7胡柚在當地的種植面積就達3萬畝。
12月5日,常山縣胡柚研究院中展示的不同品種的胡柚。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文慧/攝
“做農業需要有初心和情懷,否則根本‘待不牢’。”常山縣胡柚研究院的研究人員汪麗霞介紹,胡柚作為木本植物培育周期很長,至少需要十年才能進行推廣。這不僅是對研究員的考驗,也是對種植戶的考驗,為了讓更多的種植戶相信優秀胡柚品種的潛力、了解胡柚的種植方法和標準,當地政府積極推動科普工作,研究員直接到地里給農民上課,拍攝科普短視頻,舉辦各類胡柚種植比賽,還邀請專家評分,手把手推動胡柚的標準化種植。
12月5日,常山縣胡柚研究院的胡柚育苗溫室。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文慧/攝
截至目前,當地標準化基地種植的胡柚畝產可達6000-8000斤,遠高于其他地區胡柚畝產的平均水平。除專注果實品質穩定、產量提升外,常山縣胡柚研究院還積極推動胡柚下游產品的研發,目前已有飲品類、藥品類、料理類、香精類、茶類、食品類、保健類、美容類8大類、近百種胡柚加工產品上市。
“品相好的胡柚優先供應鮮食,未成熟的小青果可以供藥用,其他的還可以加工成果汁、果脯、柚子茶。”胡柚種植戶陳建鋒說,下游產品的開發讓他的每一顆胡柚都有“去處”。隨著胡柚“身價”的提升,他的胡柚種植面積也從6年前的128畝到現在的500畝,采摘季可以吸納當地100人左右的勞動力,去年他的胡柚林凈利潤達70萬元。
12月5日,浙江艾佳果蔬開發有限公司的胡柚汁灌裝車間。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文慧/攝
目前,常山縣胡柚種植總面積已達10余萬畝,2023年,當地相關產業鏈的產值達47.2億元,胡柚產業的發展也為常山縣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帶動了10萬從業人員增收,增收金額超過12億元,胡柚已經變為小“金”柚。